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1篇
经济学   3篇
贸易经济   5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9 毫秒
1.
四、网络技术与应用的崛起(共享与交换) 计算机网络在早期划分为广域网络(WAN)和局域网络(LAN),有意思的是计算机广域网络的开发在先(70年代),而计算机局域网络在后(80年代)。在80年代,一谈计算机网络,主要是IBM的SNA和DEC的DNA(DECnet)网络。国际标准化组织于80年代提出ISO/OSI,提出开放网络系统的  相似文献   
2.
金融信息化建设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建立金融信息化标准体系金融信息化标准体系是带动我国金融 IT 技术与应用发展的关键,是我国金融信息应用成熟发展主要措施之一。如果我们不切实做好标准化工作,我们必然会重蹈前几年"喊标准化,而没有标准化"覆辙,甚至会走到单一厂商产品依赖的危险道路上。建立统一共享的金融信息系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建立国家统一金融信息系统不是建立少数几家企业的产品系统,也不是建立统一实现方案的信息系统。在新世纪,不能采用孤立的信息化建设策略,任何企业与部门的信息化建设部具有社会性、公共性和综合性,这一点是与以往的信息化建设最大的区别。我国在新世  相似文献   
3.
4.
一、前言 IBM、Microsoft、HP等IT巨头认为:在未来10年内,代理(Agent)技术的发展是该时期最重要的内容,是21世纪软件最重要的发展战略。ECFO杂志于2000年对世界著名科学家、技术权威、工业界的领袖们进行了主题为"什么技术在未来5年时间改变应用模式、组织结构和行为"的调查,结果代理技术排在第二代互联网之前。  相似文献   
5.
6.
本文是《银行行为监管》一书中的摘要内容。作为本书的主要执笔人和主编,也只能抓住要点的内容介绍给读者。尽管是内容要点,也充满了新意。笔者希望,今  相似文献   
7.
第一章概述 1.1 可视化需求牵引的IT发展潮流 1987年ACM SIGGraph的专题报告:"Visualization in Scientific Computing"。这个报告是划时代的。也是在美国国防部的支持和参与下,推动的计算可视化计划。可视化是计算结果的理解技术。  相似文献   
8.
一、背景 编写《银行行为监管:银行风险监管信息化和银行信息化风险监管与安全》(以下简称《银行行为监管》)一书发起于2001年。本书的主要作者屈延文教授经过多年对信息化安全问题的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9.
金融安全监管是对金融业务,尤其对资金支付和资金流动实施以资金使用安全为目的的监督和管理。 我国传统的金融监管体系已经不适应网络经济发展需求。传统安全监管工作主要是事后检查和审计,这项工作主要通过查帐进行。如此监管是靠人工完成的,效率低下。金融服务业实现了电子化和网络化,  相似文献   
10.
七、金融服务信息化的人工监管的虚假性 银行虚假评级风险为何长期得不到解决?首先这种评级在市场中是以商业合同的方式履行的,拿了别人的钱,自然为别人说话,这实际是拿钱买评级。显然,这种评级模式显然是存在虚假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