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4篇
工业经济   3篇
计划管理   4篇
经济学   19篇
贸易经济   8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中共十六大的成功召开,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过去的24年,中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史无前例的成功,而国企改革可能是其中最不成功的一个部分.  相似文献   
2.
一、国有企业债务问题的现状和成因国有企业债务问题已成为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障碍,不在这个难点问题上取得突破,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银行商业化都难以迈出实质性的步伐。国有企业的债务问题,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资产负债率高,即过度负债;二是存在大量不良债务。从资产负债率来看,根据财政部对30.2万户国有企业进行清产核资的结果,1980年,这些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值为38.7%,1995年上升为69.3%,其中资产总额74721亿元,负债总额51762亿元,所有者权益为22959亿元。若扣除资产损失和潜亏挂账6696.7亿元,则实际的资产负…  相似文献   
3.
国有企业改革与国家融资   总被引:37,自引:2,他引:37  
国有企业改革的形势迫切要求经济学研究从理论上对国有企业的诸多问题给出一个系统、一贯的解释。本文的基本观点是,企业的问题归根到底是一个市场的问题。国有企业问题的根源在于从计划经济继承下来的以国家为中介的融资体制,本文称为国家融资。解决国有企业问题的出路则在于培育资本市场,以市场经济的融资体制替代国家融资。为说明这一观点,本文界定了国家融资的具体形式,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国有企业的高负债问题和“投入”问题  相似文献   
4.
国企分红:分多少? 分给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上半年,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管理的中央国有企业获得了2900亿元的净利润,2004年全年的净利润为4000亿元。2003年,包括省级和市级企业在内的所有非金融类国有企业的利润总额达到了7590亿元,占GDP的6.5%,相当于财政收入的35%。部分公开上市的国有企业将其盈利总额的20%~60%用于分配红利(见表)。  相似文献   
5.
世界银行:国有企业为何不向政府分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上半年,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管理的中央国有企业获得了 2900亿元的净利润,2004年全年的净利润为 4000亿元。2003年,包括省级和市级企业在内的所有非金融类国有企业的利润总额达到了  相似文献   
6.
7.
理解现实的企业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相似文献   
8.
9.
1992年邓小平南巡,把中国的改革最后推进到了通向市场经济的轨道.与此同时,中国也似乎正在迅速逼近一个历史的岔路口:一条路是笔直的下坡路,通向"权贵资本主义"的沼泽地;另一条路是崎岖的上坡路,通向"以法治为基础的现代市场经济"的新境界.吴敬琏教授的新著<转轨中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所汇集的,就是这位很早就以倡导市场取向的改革而闻名于世的经济学家面对这个岔路口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经财政部批准,科技部与世界银行共同开展了《促进企业创新》的研究。该研究主要针对中国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内在因素、外部环境,以及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投融资等问题,开展调查、分析和案例研究,并向中国政府提出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