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5篇
计划管理   7篇
综合类   2篇
贸易经济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彭海城 《上海房地》2007,(11):45-48
一、委托代理理论关于效率损失的论述委托代理理论关于效率问题有着丰富的阐释,该理论深刻地分析了效率损失的原因、机制,并提出了解决的对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风险投资市场资源稀缺的特征出发,建立了一个风险投资退出时机选择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2004-2011年中国风险投资退出的季度数据考察了技术冲击和市场利率等因素变化对风险投资退出时机的影响。研究发现:(1)资源稀缺的程度与风险投资退出时机的选择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2)市场利率的变化对风险投资的退出行为的影响具有不对称性:市场利率下降可能会导致风险投资加速退出质量较差的风险企业,同时却更长时间地持有质量较好的风险企业;(3)技术进步会增加风险企业的数量,提高风险投资市场上风险企业的平均质量,加速风险投资退出。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保障性住房定价:理论和实践》一书,2014年8月由人民出版社公开出版,新华书店、当当网、文轩网等同时发行。该书由深圳市住房建设局王德响编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室主任、住房改革与发展司司长倪虹指导并作序。全书涵盖四大板块内容:首先,作者基于宏观视角保障性住房定价体系进行了系统研究,并结合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国家住房改  相似文献   
5.
通过建立风险投资退出时机选择模型,运用2004~2011年中国风险投资退出的季度数据考察了技术冲击和市场利率等因素变化对风险投资退出时机的影响。研究发现:(1)资源稀缺的程度与风险投资退出时机的选择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2)市场利率的变化对风险投资的退出行为的影响具有不对称性:市场利率下降可能会导致风险投资加速退出质量较差的风险企业,同时却更长时间地持有质量较好的风险企业;(3)技术进步会增加风险企业的数量,提高风险投资市场上风险企业的平均质量,加速风险投资退出。  相似文献   
6.
货币政策目标、资产价格波动与最优货币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是判定货币政策优劣的标准。通过建立中央银行的决策模型,推导出忽略和考虑资产价格的最优货币供应量反应函数,并据此对中国不同货币政策目标下的宏观经济运行进行模拟,以认识货币政策目标对资产价格波动与最优货币政策之间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货币政策是否应该对资产价格的波动反应取决于货币政策目标。因此,应充分重视货币政策目标的取向,同时加强对最优货币政策目标确定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宏观经济对风险投资退出方式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外风险投资退出经验表明风险投资退出方式的选择因时间和地域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自2007来以来,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方式的选择发生了剧烈变化,引起了广泛关注。退出方式的选择对于风险投资退出和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影响到退出的可行性和各参与主体的收益,而且还影响退出后受资公司的发展。风险投资退出方式主要有上市退出和出售退出两种,其中出售退出包括并购和股权转让两种。国内外学术界历来重视对最优退出方式选择的研究,一些学者分析了投资者与风险投资家、  相似文献   
8.
各地贷款上限由政府主观制定,但其形成具有客观的市场基础及规律。若主观制定的贷款上限与客观相一致,则可以提高住房公积金的运行效率,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的应有的功能,促进公积金制度的发展。若是违背规律制定贷款上限,必定会使得住房公积金的功能发挥受到阻碍。[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风险投资退出方式直接决定相关主体收益。本文构建了以效用为标准的退出方式选择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比较了上市和并购两种退出方式,并分析了退出方式的相机抉择机理。主要结论是:企业潜在价值越大,企业家持股比例越高,风险投资越倾向于以上市方式退出;退出方式的选择是相机的,上市退出和并购退出不存在绝对的优劣,风险投资应根据外部环境和企业的具体情况选择最优的退出方式。  相似文献   
10.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日期:2014年7月定价:45.00元《中国保障性住房定价:理论与实践》一书,2014年8月由人民出版社公开出版,新华书店、当当网、文轩网等同时发行。该书由深圳市住房建设局王德响编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室主任、住房改革与发展司司长倪虹指导并作序。全书涵盖四大板块内容:首先,作者基于宏观视角保障性住房定价体系进行了系统研究,并结合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国家住房改革方向,设计了出售型和租赁型两类保障性住房的定价模型;其次,从经济学、社会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