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经济学   2篇
农业经济   1篇
  2014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文从建立现代金融风险管理体系所需的基础设施和制度层面对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从宏观整体上对金融风险管理体系建构的角度入手,不仅从政府和监管机构所能直接进行的外部金融风险管理进行研究,还研究了金融机构内部风险管理和来自市场的障碍和制约因素,并提出政府和监管机构应加强监管以及对整体制度环境和信息环境进行改善,以期能对我国金融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起到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一)2001年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状况 一、一级市场发行规模扩大,发行市场程度提高,品种进一步优化。 以银行间债券市场为例,1997年为1898亿元,1998年为2993亿元,1999年猛增到3770亿元,2000年达到3904亿元,2001年为4714亿元。自1998年国家开发银行首先尝试以市场化发行政策性金融债券后,债券市场的发行全面走向市场化。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对传统贸易活动的冲击,使贸易活动发生了不可小觑的变化。不仅如此,这种虚拟性的交易过程也向政府的收税部门提出巨大的挑战。它所涉及的税收问题越来越被政府部门所重视,并引起广大市民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不同的方面,根据我国特有的国情,对我国货币供给量的内生性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在货币发行权的国家垄断这个前提不变的情况下,货币供给量必然会具有一定的内生性,虽然,随着利率、汇率的放开,货币供给量的内生性会得到缓解,但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仍然会对我国货币政策造成困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