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树红 《中国外汇》2010,(17):58-59
伴随着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广度与深度的不断提升,传统的国际业务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外延不断扩大,内涵也日益丰富。跨境人民币业务试点范刚的扩大,预示着人民币“走出去”的步伐已丌始加快。人民币“走出去”对商业银行同际业务又将产生哪些影响,商业银行应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2.
林树红 《中国外汇》2010,(14):34-35
展望即将到来的URDG758,希望它能成为经济领域各个市场主体所能接受,并普遍运用的国际惯例,真正成为见索即付保函处理的准绳。  相似文献   
3.
林树红 《中国外汇》2007,(11):42-43
大宗商品进口开证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是丰厚的利润;另一方面是巨大的风险。对于以赢利为目的的银行业来说,不可能因风险而因噎废食。明智的选择是在全面了解、并控制风险的前提下获得高收益。  相似文献   
4.
未来几年,中国企业“走出去”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并实现跨越式增长。近年来,国内商业银行已纷纷开始涉足“走出去”金融服务。那么,“走出去”金融服务的内涵和外延是什么?商业银行在开展“走出去”金融服务中要面临哪些挑战?如何应对?以下管窥之见,与业内人士探讨。  相似文献   
5.
林树红 《中国外汇》2009,(17):52-53
诊断风险要诀 信用风险 从单个企业来看,由于供应链融资服务的主体主要是围绕核心企业的中小企业,因此,单个企业的信用风险就是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以传统的授信管理角度评估,中小企业违约风险较高,风险补偿手段少,信用风险较大。  相似文献   
6.
有关保函的国际惯例林林总总,其数量和各类已超过了一般商业信用证,但远不如UCP600影响深远。原因在于各国对保函的规范已相对自成体系,我们在保函实务中就常见到“该保函条款适用于某法律”;同时,国际惯例对保函各环节的规定不够具体,导致实务处理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这就要求业务人员不仅应掌握所适用的国际惯例,还应了解所适用的相关国家担保法律;同时,对于保函项下的交易背景也应具有较强的把握和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7.
一、我国外资银行发展的现状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1979年,日本输出入银行在北京成立代表处,成为第一个抢“滩”中国的外资金融机构。1982年,第一家境外银行分行香港南洋商业银行深圳分行正式成立。1985年,第一家中外合资银行厦门国际银行诞生。1993年,美国最大的商业银行花旗银行率先将其中国区部从香港迁至上海。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截至1998年底,已有153家外资银行分行、7家中外合资银行、6家独资银行、和1家中外合资投资银行在我国落户。外资银行代表处达到266家。外资银行的业务规模逐年扩大。从19…  相似文献   
8.
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的风险及其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公司基于降低成本和提高运营效率的需要,纷纷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自身的供应链网络,供应链融资业务也应运而生。本文从供应链融资的特点入手,对供应链融资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指出商业银行在供应链融资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商业银行改进供应链融资风险管理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诊断风险要诀 信用风险 从单个企业来看,由于供应链融资服务的主体主要是围绕核心企业的中小企业,因此,单个企业的信用风险就是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以传统的授信管理角度评估,中小企业违约风险较高,风险补偿手段少,信用风险较大。  相似文献   
10.
未来几年,中国企业"走出去"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并实现跨越式增长。近年来,国内商业银行已纷纷开始涉足"走出去"金融服务。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