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3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8篇
经济学   4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一在山林中与野兽历久周旋的猎人,疲惫地回到他所栖身的那个山洞,往草堆上一倒,许是要说一句“总算到家了”吧?…… 即使不说,我想,他内心里也是定会有那份儿感觉的吧? 云游天下的行者,某夜投宿于陋栈野店,头往枕上一挨,许是要说一句“总算到家了”吧? 即使不说,我想,他内心里也是定会有那份儿感觉的吧? 一位当总经理的友人,有次邀我到乡下小住,一踏入农户的小院儿,竟情不自禁地说:“总算到家了!”  相似文献   
2.
论民间     
民间乃莫衷一是之概念。模糊。我所谓的民间,是将伟人、达官、名流、富商巨贾们划入另册,所剩的那一部分人间。在古代,曰苍生”的那一部分人间。在神话中,神们犯了天条,每被逐往人间。对于高高在上的神们,人间之人,皆凡夫俗子。人间曰“下界”,低等级之界也。  相似文献   
3.
二十五六年前,我曾改写过一部上下两集的电视剧本《荒原》,内容反映的是两名年轻的地质工作者艰苦的野外工作——它由中央电视台影视部直接组稿,形成初稿以后,请我再给“影视化”一下。  相似文献   
4.
&;lt;读书生活&;gt;专栏开办以来,我们陆续刊登了一些领袖人物、学界宗师、文化名人关于读书生活方面的文章,深受读者喜爱.尤其是著名作家、文化部原部长王蒙同志谈读书的3篇系列文章,更在读者中引起了热烈反响.从本期起,我们推出著名作家梁晓声关于读书的文章.这位思想敏锐的作家,以深邃的目光、冷静的观察、犀利的笔锋和极富哲理的辨析,深刻揭示了当今社会不同类型的读者与书的关系,使我们在畅快淋漓的阅读中,感受到了真知的力量和追求真理的快乐.……  相似文献   
5.
身为中国人,议及两国关系,文题不定"中日"偏写"日中",乃因据我看来,彼此现状如何,前景怎样,好坏实不由我中国,轻重全然决于日本.亦即日本站在国家意识的高度之上,究竟如何看待侵华罪恶,怎样端正目前态度.  相似文献   
6.
梁晓声 《商周刊》2012,(13):96-96
在山东地区,包括在青岛,跟我们在北京、在大学、在知识分子圈内感受到的中国的思潮涌动是不一样的。今年我在北京感受到最大的一种思潮,我把它称为"‘文革'回潮"。 这个"文革"回潮怎么会形成?在上世纪80年代"文革"结束的时候,我们今天看新闻纪录片,看到当时那么多人流泪,因为当时我们把它定义为"人民的胜利",至少有种感觉:第二次解放。我是从不喝酒的,但是在那时上海欢庆的时候,碰到我的一名知青战友,两个从不喝酒的知青碰到一起,喝得酩酊大醉,躺在马路上。  相似文献   
7.
梁晓声 《秘书工作》2012,(10):21-21
我只读到初中三年级。在我写作的前十余年始终有这样一种得意心理,直到近年才意识到,语文学识的有限,每每直接影响我写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梁晓声 《商周刊》2013,(16):82-84
有几千年传统文化和文明影响的中国,在特殊年代里,一些知识分子能把人性和师生关系演绎到这样的程度,可以让全世界都来看。但是,又不能拍,不能表现,我们的文化把我们生活中明明发生的,对后人有影响的元素剔除掉了,现在就剩下了我们所看到的这个样子。社会缺少对公民的要求中国人缺了什么?我想说两点:一是缺少社会对我们的要求;更加缺少社会对我们的保障。我不太能够分得清楚究竟是前种"缺少"还是后一种"缺少",导致中国人目前的焦灼、烦躁和郁闷。  相似文献   
9.
文明的尺度     
上世纪80年代我曾和林斤澜、柳溪两位老作家访法.有一个风雨天,我们所乘的汽车驶在乡间道路上.在我们前边有一辆汽车,从车后窗可以看清,车中显然是一家人.他们的车轮扬起的尘土,一阵阵落在我们的车前窗上.  相似文献   
10.
父亲     
父亲是个刚强的山东汉子,从不抱怨生活。我小时候,父亲在所有人的心目中,都是严厉的一家之主,绝对权威。他靠出卖体力供我吃穿,是我的恩人,也是我惧怕的人。父亲板起脸,母亲和我们兄弟四个,就忐忑不安,犹如感应到大风暴的鸟儿。父亲从不唉声叹气,按照我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