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4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2篇
综合类   6篇
贸易经济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我国寿险行销渠道的结构失衡、不规范和个人代理人的素质较低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了寿险业发展趋缓甚至负增长.部分公司的保险业务与客户投诉和退保率同时出现增长势头,使保险公司的信誉危机日趋严重.学习国外成熟的寿险市场行销模式,结合我国具体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对策加以规范和完善,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梁来存 《经济师》2003,(10):20-21
经理人股票期权在我国还是新鲜事物 ,如何在会计上对其进行计量是人们关心的一个问题。文章介绍了国际上流行的计量方法 :内在价值法和公允价值法。并对其优点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 ,对适合我国国情的计量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4.
梁来存 《消费经济》2006,22(2):70-73
实证分析表明,人均收入水平较低和较高的国家(或地区),居民的边际保险消费倾向较低,而人均收入水平居中的国家(或地区),居民的边际保险消费倾向较高。这一结论,对于扩大我国居民当前的保险消费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6.
加入WTO后,我国金融业进一步实现对外开放,金融业将发生新的变化:银行、信托、证券、保险之间出现业务交叉,资金和业务往来日益密切,一些集团公怀控股下的金融机构的混业经营,金融创新所形成的新业务等等。这些变化使现行金融监管所存在的问题日益凸现,给有效监管带来了困难。本参考国外金融监管的模式,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新形势下完善我国金融监管模式的途径:建立实质性的监管主体间的协商机制、建立金融信息共享制度、完善法律制度框架以及人才培养与引进等等。  相似文献   
7.
我国寿险需求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影响寿险需求的因素GDP、收入、储蓄、户均人口、物价指数、文化程度、城市化、利率、金融深化度、股票筹资、抚恤和社会福利的财政支出、产品创新、对外开放度、市场模式等着手,运用岭回归法、因子分析法对我国1985~2006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表明,我国寿险需求的主要影响因子是寿险意识、经济增长、政府政策和产品创新,并据此提出相应对策以提升我国的寿险需求。  相似文献   
8.
分析比较粮食作物区域产量保险、天气指数保险的不同定价方法,对于提高财政保费补贴资金的使用效率,促进粮食作物保险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以长沙县早稻保险为例,区域产量保险以单产作为保险标的,采用非参数核密度法厘定的保险纯费率为1.8345%;天气指数保险以指定天气因素为保险标的,对于干旱天气指数保险,当保险公司赔付概率为40%时纯费率为1.5431%,赔付概率为60%时纯费率为1.5508%。区域产量保险因承保多重风险而费率较高,天气指数保险因承保指定风险而费率较低。  相似文献   
9.
人均GDP的增长具有其内在的规律性,从湖南的实际情况出发,以1978~2002年湖南省逐年人均GDP的统计数据为依据,将这些数据进行平稳化、零均值化处理,并利用序列的自相关函数、偏自相关函数的性质确认序列应当适合的模型,从而建立其时间序列模型,据此对湖南人均GDP的增长规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寿险公司目前常用的附加保费精算模型有固定比率模型、变动比率模型、三元素模型等三种,这些模型存在自身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新构建的附加保费精算模型,包含了每张保单的固定费用,区分了附加费用的种类,考虑了通货膨胀对未来经营管理费用的影响,从而可使寿险公司附加保费的计算公平、合理、适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