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2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实现社会公平是政府财政不可推卸的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在收入分配上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分配不公现象,分配不公问题已经严重的影响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分析其产生的原因,除了经济方面以外,还有其他方面,本文主要从政府行为方面做一些分析,以求在政府财政政策方面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这是姜维壮教授负责完成的(1996年12月25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财税体制改革跟踪研究》中总报告的一部分。总报告是在16项分报告的基础上写成的,其中包括:华东、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特区分税制改革实践情况的调查分析,有中央主管部门的总结和改进设想,也有国外实践经验资料的归纳分析。“几点结论”是作者根据上述资料的对比、归纳、分析后提出的深化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几个关键性问题的设想  相似文献   
3.
财政工作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正确处理收支矛盾,努力实现收支平衡。随着社会的发展,各方面对资金的需要不断增加,要求财政支出不断增长,而为了保证财政支出所需资金,保持收支平衡,要求财政收入也必须以相同的速度增长,才能使其不断达到新的平衡。近年来,我国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都处于不断增长之中,但收入的增长速度低于支出的增长速度。1978年至1990年的十二年中,财政支出年平均增长9.91%,而收入年平均增长9.45%,若把债务收入扣除出去,财政收入年平均增长则为8.31%,大大低于同期支出增长速度,财  相似文献   
4.
论财政在社会保障中的主体地位梅阳社会保障是国家依据法律建立起来的为保证居民的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社会产品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的主体是国家,即各级政府,财政作为国家经济与社会管理的综合部门在其中处于何种地位,尤其是处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体制过...  相似文献   
5.
扩大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财政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是一对矛盾, 计划经济时期, 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于社会总供给, 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矛盾的主要方面已经转向社会总需求。当前, 在我国出现买方市场的情况下, 扩大内需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在扩大内需上, 1998 年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政策, 增加投资, 以推动经济增长, 但是, 如果想使经济持久地增长, 必须扩大消费需求。从我国的情况看, 制约消费需求增长的因素主要有: 居民收入增长缓慢、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边际消费倾向偏低以及消费环境有待改善等等。因此, 扩大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应当采取以下财政政策: 强化税收作用, 用税收调节全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调节社会消费水平; 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 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消费环境。  相似文献   
6.
在财政分配中客观上存在着数量界限,正确地认识与掌握财政分配的数量界限,对于财政分配的合理性,国民收入分配的合理性,以及财政收支平衡和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当前,对于如何做好财力分配方面的宏观控制,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梅阳 《科技与企业》2008,(12):88-90
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科技企业孵化器与风险投资得到迅猛发展,促进了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推动了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企业孵化器具有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孵化和培育中小科技型企业,以及振兴区域经济,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等作用,因此,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同时,风险投资是现代高科技产业的助推器,被誉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相似文献   
8.
9.
知识经济的发展对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对我国发展知识比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应有一个客观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财政政策。在我国,可选择的财政政策主要包括:增加教育投入,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产学研联合,使科学技术忙转化现实生产力;加强税收的分配和调节作用,进上步完善我国科技税收政策;以及不断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积极创造条件解决失业问题等等。  相似文献   
10.
当前经济已经出现了重大专机,积极的财政政策正在取得成效.那么,在实施了几年的积极财政政策之后,应如何看待积极财政政策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