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2篇
贸易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现实中LOI单据会越来越频繁地被使用,其蕴涵的风险不容小觑。我们应审慎地对待LOI单据,尽量将其弊端最小化。LOI(Letter of Indemnity),即海上运输担保函,又称索赔保证书。其是在国际贸易中为达到特定目的,由托运人或收货人或第三方(通常是银行)或其中的多方,向承运人出具的、使其在一定条件下具有索赔权利的协议书。LOI单据能有效避免货物压船滞港,加快货物提货和结汇的时间,推进贸易的顺利进行,是国际贸易海洋运输中  相似文献   
2.
汤志贤 《中国金融》2020,(1):104-104
成立于1929年,一度成为韩国五大商业银行之一的韩国第一银行(前名为“朝鲜储蓄银行”),未曾想到1997年会是自己的一个坎。这一年元旦刚过,以韩国第一银行为代表的40多家金融机构宣布了震动韩国的破产事件。破产的主角是在韩国财团中位列第十四的韩宝钢铁工业公司(下称“韩宝工业”),破产的直接原因是其无法按时偿还高达4.24万亿韩元(约48.4亿美元)的融资。  相似文献   
3.
借政策东风,目前银行参与境内信贷资产对外转让业务的交易主体范围、渠道开始不断扩大。这对推动商业银行积极参与信贷资产跨境转让、形成更优交易机制均有+分积极的意义。可以预期,银行信贷资产跨境转让业务将迎来新的历史机遇。商业银行应通过改进自身产品及系统设计,推动完善配套性政策制度,促进银行信贷资产跨境转让业务的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跨境金融业务目前面对的是更加错综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合规管理将成为业务发展的重中之重。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2月末,我国银行业对外金融资产达到1.17万亿美元。跨境金融业务由最初以吸引外资支持国内建设为主,扩展到涵盖经常项目项下和资本项目项下的立体式、全方位的金融业务体系。当前,跨境金融业务面对的是更加错综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合规管理将成为业务发展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5.
<正>银行一方面应高度重视业务背后的战略意义,致力于服务境外企业与中国之间的经贸投资合作;另一方面,要对境外贷款业务的风险和挑战有清醒认识2022年1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外贷款业务有关事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规定具备国际结算业务能力的境内银行在经批准的经营范围内,可以直接或通过向境外银行融出资金等方式间接向境外企业发放一年期以上本外币贷款。《通知》首次对境外贷款进行本外币一体化管理,将境外贷款资金跨境流动纳入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和风险管理框架,以支持和规范境内银行开展境外贷款业务,预计将对我国商业银行境外贷款业务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汤志贤 《中国外汇》2023,(24):44-45
<正>银行贸易融资业务有必要沿着风险管理创造价值的思路,加强系统建设,运用场景化金融理念,回归贸易融资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将资本节约和风险控制融入贸易融资业务的各个环节,在监管资本约束、价值创造、风险控制之间寻找最佳平衡。  相似文献   
7.
BPO(BANK PAYMENT OBLIGATION)是近年兴起的一种新的贸易和结算支付方式,正如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组织)在2011年会上宣布的:BPO是创新性工具,将使进出口商和银行一道更好的参与国际贸易、降低风险,同时获得更好的金融服务。那么,较之于跟单信用证,BPO有何优势?BPO能引起国际贸易项下信用证结算领域的变革吗?  相似文献   
8.
BPO是近年兴起的一种新的贸易和结算支付方式,SWFIT组织(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在2011年会上宣布:BPO是创新性工具,将使进出口商和银行一道更好参与国际贸易,降低风险同时获得更好的金融服务。较之于跟  相似文献   
9.
汤志贤 《中国金融》2021,(2):104-104
1935年5月23日,位于青岛市中山路的明华商业储蓄银行青岛分行(下称“明华银行”)大楼前聚众骤达数百之多,他们原本身份各异,有中小商户主,有工人,甚至还有个别衣衫褴褛貌似乞丐之人.但此时,这群人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明华银行的储户。  相似文献   
10.
汤志贤 《银行家》2022,(7):80-83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韩国一度成为“重灾区”,国民经济濒临崩溃。危机迫使韩国政府加快产业改革进程,不仅对韩国支柱产业转型升级和走向现代化起到积极作用,也进一步增强了韩国大型企业集团对国内关键产业的支配地位,大企业集团主导型经济成为韩国经济的一大特点。大型企业集团作为市场主体在经济中的核心地位,以及金融危机后韩国产业市场的特征,构成中资银行在韩经营的重要外部环境因素。在韩中资银行有必要依据自身实际经营能力,综合考虑风险控制和投资回报,专注于与大型企业集团及其旗下众多深耕韩国支柱产业的子公司进行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