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3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1篇
贸易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远景目标,对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创新提出了新要求。近年来,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依然面临着商业可持续性不足等一些挑战,未来宏观政策需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发展规划,健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加强绿色金融监管,金融机构需加强绿色金融产品创新。  相似文献   
2.
2021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22年经济工作作出了重要部署,也对金融业提出了新要求. 作为金融业的重要业态,银行业要全面准确理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丰富内涵,抓住发展的战略机遇,精准把握政策导向,高效对接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变化,更加注重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  相似文献   
3.
转型金融旨在为高碳排放行业向低碳和零碳排放转型提供金融支持,对拓宽金融支持经济绿色变革范围,促进经济社会低碳转型,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意义重大。转型金融通过引导企业节能减排促进经济高质量增长,能够有效克服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并通过分担机制分散转型成本与风险。当前,诸多国家或地区纷纷建立转型金融框架,多个国际组织对转型金融提出倡议和指导,部分金融机构根据业务范围提出转型金融标准或方案,越来越多转型金融项目成功实施。我国应积极借鉴转型金融发展国际经验,立足自身转型金融发展实践基础,建立切实可行的转型金融框架,激发高碳排放行业转型内生动力,加强金融体系对转型活动支持,加深转型金融国际交流合作。  相似文献   
4.
吴卓平  杨杰  汪惠青 《中国市场》2010,(40):116-117
文化遗产的准公共产品性质,决定了公共财政投入是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支撑。意大利和美国实施的支持文化遗产保护的公共财政制度呈现出了不同的政策特点和政策措施,其经验对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公共财政制度的建立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围绕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疫情冲击下,中央通过要求银行让利、出台贷款展期计划、提高普惠贷款增速目标等方式,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支持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尤其是2020年6月,人民银行创设两项新的直达实体经济货币政策工具后,小微企业融资继续呈现"量增、面扩、价降"的态势.截至2021年7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7.8万亿元,同比增长29.3%;支持小微经营主体3893万户,同比增长29.5%.2020年,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五家大型商业银行小微贷款余额增速接近59%.  相似文献   
6.
近期出现的南方多省限电现象,不仅反映出我国局部地区电力供需存在不均衡问题,也突显了电力市场深化改革的迫切性。电力资源与负荷中心分布不平衡,在碳中和目标下,新能源发电比例将不断提高,对电力跨区域调配能力、电力系统灵活性和稳定性等方面都提出更高要求。加快推进适应碳中和目标的电力市场改革,建议进一步完善电力市场建设,从提高电力系统灵活性,完善市场化价格形成机制,加强特高压、智能电网、新能源接入等技术和工程实践,建立低碳减排激励机制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中国碳排放(CO2)数据库为依托,对省级CO2排放的趋势和碳达峰、碳中和的区域协调路径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经济发展与CO2排放之间呈现明显的倒"U"型关系,产业结构是决定碳排放的核心因素,人均GDP和人口密度会对碳达峰目标的实现产生影响。省际异质性研究发现,以北京和上海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主导型省份,其EKC曲线呈现标准两阶段倒"U"型特征,以河南和湖南为代表的轻工业主导型省份,其EKC曲线呈现第一阶段上升、后两阶段下降的三阶段不规则倒"U"型特征;以河北和内蒙古为代表的重工业主导型省份,碳排放在经历了两阶段的增加之后,才迎来下降期,该类省份的节能减排工作是中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实现的关键。因此,中国"双碳"目标的具体实施需要充分考虑区域发展的异质性和区域碳减排的协调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