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0篇
综合类   1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维护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和稳定已上升到国家治国理政的战略高度.而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生业态,互联网金融的安全和稳定备受业界的高度关注.随着近年来大数据思维和技术在互联网金融微观领域的广泛运用和渗透,在大力驱动行业创新发展的同时,大数据运用的潜在风险和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给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安全与稳定带来不确定性因素.正确厘清大数据在互联网金融领域运用的风险特征,梳理出大数据运用本身所存在的问题,并以问题为导向,科学提出规范大数据运用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五大管理策略,在有助于大数据在互联网金融行业创新发展发挥正能量的同时,能够更好地提升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长足发展的安全与稳定.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价格传导机制和多元回归分析,将理论与实证结合起来分别研究房地产贷款与房地产价格和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房地产贷款与房地产价格正线性相关;房地产贷款增长与经济增长正线性相关,而且显著性水平都大于99%.本文进而推导出房地产贷款可以作为一种调控房地产价格和经济增长一种常态化调节工具,且具有见效快、反应灵敏和便于操控的优点,同时还可以成为一种反映宏观经济状况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实体经济将进入中高速增长期,增长动力略显不足,其重要原因在于在社会资金结构中流入实体经济发展的流动性严重不足。近些年国家相关部门通过"漫灌式"流动性供给措施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但从实际效果来分析,流动性出现绕道实体经济的表征,实体经济发展的资金供求矛盾日益凸显。之所以造成现在的问题,这与中国长期以来片面追求高增长密切相关,没有构建出适应市场经济特点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资金引导机制,是一种"驱赶型"支持模式。因此,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必须通过"滴灌式"流动性让实体经济回归价值投资平台、抑制投机行为、实现创新驱动、强调发展质量,实现流动性对实体经济的"吸引型"支持模式,使流动性投入与实体经济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4.
“新常态”背景下中国银行业发展新战略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新常态”是我国当前经济特点的新概括,是指金融、经济危机过后经历较为漫长、痛苦的恢复过程,这个过程中经济发展和经济政策都出现了新的特点。银行业作为社会资金融通的主要供给者,其服务对象和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也出现了新的常态。因此,在“新常态”背景下,中国银行业发展必须在战略上做全方位调整,明晰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主动适应“新常态”的发展变化和需要,力促自身转型升级,以期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  相似文献   
5.
成长链金融是以自然人为研究对象,以提供终生性金融为服务理念,实行终生授信等全方位、全流程的金融服务行为总称.它在生命周期理论、消费效用理论、金融抑制理论及货币需求理论四大经济金融理论基础上,打破了传统的个人金融服务理念和思维,对传统消费金融的客户边界进行了最充分的延伸和拓展,通过个人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对个人全生命周期的效用进行帕累托改进和优化.在理论梳理基础上,通过对成长链金融的数理模型进行设计推导,得出成长链金融发展的创新性,为成长链金融的理论研究和科学实践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家庭、企业和银行三大微观经济主体为对象,建立四市场(存款市场、贷款市场、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国债市场)的理论均衡模型,分析了在存款保险制度下国有银行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研究认为在存款保险制度框架下国有银行对货币政策冲击的敏感性明显要低于非国有银行,国有银行将削弱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增加央行货币政策预期目标实现的难度.  相似文献   
7.
民间资本作为巨大的社会资金资源,如何积极有效运用和管理好这一巨大的资金资源成为"新常态"背景下政府和业界共同关注的课题,并寄希望于通过盘活民间资本存量、用好民间资本增量以带动新的经济增长。民间资本是一把"双刃剑",在很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社会经济方面的问题。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针对民间资本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的六大问题,必须在一整套管理体制改革构想的基础上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地开放性市场,从而促进民间资本的规范运作和管理,实现资金高效配置,提升民间资本对实体经济的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8.
新常态是我国当前经济特点的新概括,是指金融、经济危机过后经历较为漫长、痛苦的恢复过程,这个过程中经济发展和经济政策都出现了新的特点.银行业作为社会资金融通的主要供给者,其服务对象和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也出现了新的常态.因此,在新常态背景下,我国银行业发展必须在战略上做全方位调整,明晰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主动适应新常态的发展变化和需要,力促自身转型升级,以期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  相似文献   
9.
普惠金融作为衡量一个国家金融发展程度和金融服务深度的重要指标,已上升为我国一项长期的国家发展战略。在实践过程中,普惠金融发展取得了一些积极的进步,但仍面临一系列的发展问题,尤为核心的问题就是风险管理。要想解决好普惠金融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关键是要解决好普惠金融的风险管理问题。文章通过厘清并掌握普惠金融风险的运行特点,把脉普惠金融风险管理的难点,找到解决普惠金融的风险管理良方,探索普惠金融的可持续性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
存款保险制度不仅会产生道德风险、逆向选择等微观经济问题,而且会对央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宏观经济问题产生影响。尤其是目前我国银行业中国有银行仍处于主导地位,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将会对货币政策传导产生影响。以家庭、企业和银行三大微观经济主体建立四市场(存款市场、贷款市场、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国债市场)的理论均衡模型,分析了在存款保险制度下国有银行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认为:在存款保险制度框架下国有银行对货币政策冲击的敏感性明显要低于非国有银行,国有银行将削弱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增加了央行货币政策预期目标实现的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