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人生性愚憨,1984年参加第一年应届高考时名落孙山。父亲说:"在家帮你妈干点农活儿吧。"父亲的话无非是让我多体验一下农活的艰辛,让我从"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比较中认识到学习的,确切地说是考上学的必要性,这反而加重了我的思想负担,我一直萎靡不振,顾虑重重。我不是不晓得劳动的艰辛,父亲也不是鄙视劳动,从古至今骨子里的根深蒂固的"跳龙门"意识或多或少影响着我们。况  相似文献   
2.
搞复收     
对我们的父辈,尤其是对农村子女的父辈来说,“搞复收”这个词一定不会陌生——在收获过的庄稼地里再捡拾一点残羹冷炙——洒落在田地里的零星果实。  相似文献   
3.
贫贱夫妻     
大伯进城,为伯母买点药,捎带买点日常用品。因为时间紧,来不及交电话费,就托我用“缴费通”网上代缴。因接近中午,我挽留他吃午饭。毕竟是七十多岁的人了,让他空着肚子骑车十五里返回家,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而大伯执拗不肯:“你又不是不知道,我还把那块东西锁在家了。”大伯语  相似文献   
4.
大自然的相生相克中,兔子遇见鹰又该是怎样的一番气象呢?在弱肉强食的世界里,兔子明显处于劣势。如果是隔年的兔子碰见当年的鹰,结果又是如何呢?俗语i兑:“人老奸,马老滑,兔子老了鹰难拿”。在武术套路中有一招式叫“兔子蹬鹰”,其原创,本人没有见过,但“鹰难拿”的来由却有人(我祖父)亲眼目睹。  相似文献   
5.
老人与牛     
祖父如果在世的话,也该九十多岁了,他老人家健在时,常给我说起一些奇闻异事,虽事过多年,却件件耳熟能详。。老人与牛便是其一。  相似文献   
6.
父母称菜     
因我与父母吃住在一起,单位每月配送的蔬菜。理所当然地全部拿回到父母处,这对每日必须外出采购的父母来说,无疑减轻了不少负担。我家虽然离菜市场很近,超市也在家门口,而父母总能打听到另外几处菜市场不同的比价,并权衡着,有时反而舍近求远去离家较远的地方采购,对父母来说,采购的乐趣好像远比节省下来的差价更重要。  相似文献   
7.
家庭档案     
闲来没事,凭从事文档工作的那点所谓的资本,把家中杂乱无章的资料统统堆在起,来个文档归类。  相似文献   
8.
家中青花瓷花盆里的橡皮树长得枝叶茂盛,油光可鉴,从长势看,仍然有较大的生长余地,以致陋室的空间已限制了它的发展,摆在我面前的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让它无限生长,二是必须立  相似文献   
9.
妻子的唠叨     
“起床了,起床了,太阳都老高了,就你们爷儿俩能睡,不怕做恶梦吗?”蒙咙中睁开眼,耳边妻子的唠叨声像是天外之音,早上的时光,是我一天中的至尊享受,就这样被强行剥夺了。  相似文献   
10.
步行 记事起,走得最远的一次且印象深刻并有纪念意义的一次远行是夜间步行来回三十华里去县城看彩色故事片《闪闪的红星》,当影片在县里的老影剧院刚刚上映时,看一场需要五分钱,这少少的五分钱。对我们农家子弟来说是一个不少的数字。那时,我才上小学五年级,老师得在我们之间进行挑选,只有“家境出身与身体条件”都合格的学生才能有幸“入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