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7篇
贸易经济   4篇
经济概况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王学惠 《中国外汇》2011,(21):72-73
背景在国际商会银行委员会的咨询意见TA686rev涉及的案例中,信用证要求提交"中英文双语的标签副本",该证用英语开立。通知行审单时,注意到单据中的一栏以英文写明:"每件2公斤以下",同时标注了  相似文献   
2.
王学惠 《中国外汇》2013,(14):33-35
应避免在信用证业务中使用汇票。通过单纯的汇票达到融资的目的已渐行渐远,跟单信用证业务中银行融资的重点前提条件是相符单据和开证行的承兑电。  相似文献   
3.
4.
空白背书案     
王学惠 《中国外汇》2014,(10):37-39
信用证要求提单做成“凭开证行指定”没有任何实质胜意义,也不能构成对开证行的保障。  相似文献   
5.
背景 国际商会银行委员会意见TA675强调,信用证不接受提单表面上标明不出具一份正本提单而进行交货的做法。  相似文献   
6.
7.
信用证业务中的一些争论甚至拒付产生于不良开证,即开证时信用证条款本身就已埋下隐患,由此造成的后果究竟该由谁买单似乎没有统一标准。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关于审单的结果一直存在两派观点:一派坚持“严格相符”的标准,认为审单的结果要么相符要么不符,不存在其他标准;另一派则认为只有“实质不符”时才应该提不符点,不应拘泥于“严格相符”。某种意义上,“严格相符”过于机械,使得银行审单人员如同机器人一般审核单据,一定程度上动摇了信用证充当付款保证的作用,使得信用证低效、费用较高且流程缓慢,不利于其发展。国际商会也注意到“严格相符”的潜在后果,因此在其每年公开和未公开的权威意见中逐渐倾向于以“实质相符”的尺度判断不符点。  相似文献   
9.
议付的实质     
2011年10月24日至25日,由中国国际商会和美国国际银行法律与实务学院(IIBLP)合作举办的2011年信用证、备用证与保函年会在北京举行。此届年会是国际商会银行技术与惯例专业委员会2011年秋季全球会议的重要组成部分。会上,在“法庭中的UCP600”议题中,  相似文献   
10.
本案产生如此激烈的争论,与UCP600第14翁款本身存在缺陷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