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贸易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邓雄  王赟祥 《新金融》2006,(3):35-37
亚洲货币单位的出台对我们的汇率改革是机遇还是更多的挑战?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指出“不可能三角”不能作为中国汇率选择的依据,基于亚洲货币单位的东亚货币合作也存在很多的不确定因素,我们需要在“钟摆”区间里使人民币汇率制度在稳定中增加更多的弹性。  相似文献   
2.
王赟祥  高新波 《新疆财经》2006,(1):41-43,30
本文简单地阐述了传统的利率期限结构理论,通过连续复利的方式获得了我国国债的到期收益率。在此基础上,构造了国债收益率曲线并通过建模获得了收益率曲线的回归方程。同时,根据我国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形状和特点,用传统的利率期限结构理论对其进行理论说明,并指出国债产品设计与定价上的问题与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3.
商业银行所提供的存款产品是一种契约性产品,也就必须具有激励与约束对等的契约特性,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存款产品尚不具有这种特性,缺乏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的对等性问题。在我国利率市场化深入进行的大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存款产品设计理应从契约设计要素完善的角度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