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3篇
经济概况   3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王镛 《魅力中国》2009,(16):75-75
中电子交流有广泛、开放、隐蔽、多样、灵活等诸多特点,但也有信任、安全以及淡化人际关系和成瘾等弊端。必须对其全面认识,以更好造福人类。  相似文献   
2.
王镛 《金融博览》2012,(9):86-87
眼光决定高度.高度决定视野。书法是研究视觉的艺术,无论中西,都讲究如何去“看”,而中国人尤其注重书法创作的境界。其实这个“境界”就是“眼界”的浓缩。秦源先生是书法界修养比较全面的艺术家.他是“眼界”高、“视野”阔的一位艺术大家。  相似文献   
3.
王镛 《金融博览》2012,(17):86-87
作为当代著名书法家,李胜洪先生的创作实力和社会影响都是有目共睹的。特别是近年来.其精神境界和艺术观念又有新的升华,创作状态饱满、艺术风格日趋鲜明.真正迈入了艺术上的成熟期。  相似文献   
4.
王镛 《魅力中国》2009,(22):159-159
电视工作者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办好民生类电视节目。通过分析不同弱势群体的成因,引起社会对他们的尊重和关爱,热诚给以人文关怀,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王镛 《走向世界》2012,(25):70-71
朱全增的花乌画汲取熔化了中国花乌画传统的经典样式,同时创造着自己雄健敦厚的个性化语言风格。 朱全增既有西画基础,又擅长中国画山水、花乌。在花鸟画语言上,他主要汲取熔化了两种花乌画传统的经典样式,即中国古典花乌画传统和现代花鸟画传统,特别是原籍山东潍坊的画家郭味蕖、于希宁等人的花乌画革新传统。郭味蕖、于希宁等人的花鸟画革新传统,是20世纪中叶以后中国花鸟画内部变革产生的新的语言样式,是在继承古典花乌画传统的基础上的革新,虽然也借鉴了西画的某些因素,但并不以中西融合为主旨,而以复兴和变革古典花乌画传统为归依。  相似文献   
6.
储蓄员5号     
北京女十中的几个少先队员围着5号工作人员天真地问道:“你这个5字是什么意思?”“噢!我们认为是什么都得了5分才给你戴这个牌号呢。”5号工作人员是谁?她就是北京西大街储蓄所的李桂芳。两年前李桂芳还只能做收付款工作,不大爱说话,见人先红脸。当时她想:人家来存款我就收钱,人家来取款我就给钱,不出错就行了。有一天,一位储户在意见簿上写了这样一条意见:“你们的服务态度冷淡。”李桂芳看到这个意见,反复想了几天。这时她听了团内传达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