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经济学   1篇
贸易经济   7篇
经济概况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本文认为,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存在许多缺陷,如生产要素配置与利用不合理,成本上升、产品积压、结构失衡,科技进步缓慢等。而集约型经济则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更新改造、管理合理化、生产集约化以及人的素质的提高,来求得经济增长质量、效率和效益的提高,其核心是提高经济效益和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文章指出,大力发展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推动国民经济信息化,提高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水平,是实现我国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而要实现我国经济信息化,则应从宏观上调整产业结构,促使其升级换代;应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传统产业信息化;应大力推行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的科学管理;应利用信息化走资源节约型的综合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
企业品牌的传播需要好广告的支持和公关活动;将边缘顾客“同化”、巩固、培养为忠诚顾客;对领导型品牌、挑战型品牌、追随型品牌和拾遗补缺型品牌应分别实施不同的品牌竞争策略;还应选择性地实施品牌延伸策略及多品牌策略。  相似文献   
3.
农民增收的制度约束及其“矫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制约农民增收的制度性因素主要表现在农村基层农民组织的缺失、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和由此建立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联产承包制度、农村金融制度现有的不足等方面。要对现有制度进行“矫正”:一是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二是以户籍制度的改革为突破口来推进一系列的改革;三是推进农村地权改革提高土地经营的规模,四是实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4.
信息产业之所以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增长的源泉,其原因就在于信息产业(主要是高新技术)对一国的经济可以起到催化剂的作用,而且它的发展可以极大地带动其他产业部门的发展,并延伸出许多新的经济增长点。据专家估计,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发达国家已经占70%~80%。  相似文献   
5.
农村土地问题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关注的首要的基本的问题.面对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环境,中国共产党对农地产权变革进行了艰辛探索,先后变革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再把农地个人所有制推向农地产权集体化,最后对农地集体产权进行分割并使农民获取最大化的农地产权利益,曲折的变迁路径使中国农地产权制度变革逐步走出传统社会对农地产权变革认识的误区,逐步摆脱传统社会主义农地产权制度的束缚,进而趋向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的经验与教训给予启示,确权于农或权益归农是中国农地产权制度变革的必然方向.  相似文献   
6.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一、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基础 发展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发现,是“二元经济理论”或“劳动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学说”。这一学说的创立者、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刘易斯指出:发展中国家一般存在着由传统农业部门和现代工商业构成的二元经济结构。由于劳动者的收入水平是由他们的边际收益率决定的。在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的情况下。农民收入很难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将传统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到现代工商业部门.  相似文献   
7.
农地制度改革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实现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变的重要途径之一。当前,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日趋活跃,区域、城乡劳动力转移将形成主流与逆向支流相辅相成、同时并存的双向转移模式,劳动力转移的主体将主要是受教育水平较高且素质较高的劳动力。而伴随着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须对土地要素进行相应调整。文章提出,农地制度改革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的基础,稳定家庭承包制度,建立土地流转制度,严格土地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方向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权问题是农村土地制度的核心问题,由于我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土地产权问题,所有权主体虚置,使用权缺乏自主性、稳定性,收益权被分割,缺乏独享性,转让权不自由,由此引发了困扰"三农"的一系列问题。为解决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应多元化,即国家土地的终极所有权、农民土地实际所有权即农村土地私有、农村公共领地的集体所有权。而要实施农村土地产权多元化改革,则必须在明晰农村土地产权的同时赋予产权主体相应的权能,进行土地管理体制改革,使法律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相协调,建立相配套的其他制度或机制。  相似文献   
9.
从中国经济近年的发展来看,房地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基础性、主导性和支柱性产业。房地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带动性强,对相关产业的辐射面广,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睛雨表”。由于房地产业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文章以湖北省房地产业为例,利用计量模型分析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并对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一、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一是促进了输入地经济发展。首先为输入地经济的腾飞提供了低成本的劳动力资源。劳动力输入地一般是经济比较发达,发展速度比较快的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充足的劳动力后备资源,外来劳动力资源不断补充到第二、第三产业,保证了与经济规模扩张、经济总量增加相适应的劳动力总量的供给。其次,加快了城镇建设和农村非农化进程。城市化是人口流动的结果,由于人口的集中程度增大,可以产生所谓的“聚集效应”,这是实现规模经济的重要途径。外来人口注入加速了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城市产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