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计划管理   1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2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罗颖姝 《中国外资》2008,(6):173-173
医疗保险合同是否适用损失补偿原则,现行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因此在理论与实践中都有很大的争议.本文从医疗保险的性质出发,分析其本质特征,认为它属于“中间性保险”,适用损失补偿原则。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化图书馆(CADLIS)项目的实施和推进,高等教育数字化图书馆在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时代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与作品合理使用制度的矛盾冲突。分析相关《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相关规定的不足之处,对现行立法进行反思,寻求建立更合适于目前公益性数字图书馆的合理使用制度,使得该项目充分发挥其教育职能。  相似文献   
3.
劳务派遣由于其灵活的特点,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结业形式,但由于缺乏规范.实践中出现了劳务派遣的泛化.借鉴外国相关规定,指导我国规范劳务派遣制度.  相似文献   
4.
我国1999年3月15日公布的<合同法>将缔约过失责任作为一项新的制度予以明确规范.本文主要就缔约过失责任赔偿范围加以讨论,并将其在保险实务中得以落实.  相似文献   
5.
非营利组织应当承担广泛的法律责任,已经成为实务界与学界的共识。传统观点将非营利组织的法律责任以部门法为标准,界定为行政、民事和刑事三类。这种责任划分形式未顺应法律责任发展前景与我国混合立法的现实状况。以承担对象为切入点,分析法律责任的思考模式,具有对象明确、适用直接的优势,符合诉讼实践的需要。以基金会为例,公益性非营利组织的法律责任内容,以承担对象来划分,表现为对社会公众、捐助者和受益者的责任。具体以“捐助人、受益人”为核心,赋予两者监督、检查等实体权利,突出基金会对相关利益者的责任承担。责任规范形式采取多样化方式,并与具体部门法衔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