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7篇
经济学   1篇
贸易经济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2 毫秒
1
1.
2011年,中国债券市场在国内宏观调控措施集中出台和外部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等因素的交织影响下,呈现出鲜明的走势特点,也打破了众多历史常规。主要表现为:资金面成绝对主角,收益率大幅跳升,收益率曲线呈平坦化趋势,信用利差屡创新高等。展望2012年,受全球去杠杆化和国内宏观调控、经济结构调整的叠加影响,中国经济增长大周期将经历稳步回调的过程,债券阶段性牛市有望延续,但随着调控政策重心的转移,利率趋势可能在年内出现转折。  相似文献   
2.
住宅金融体系国际经验借鉴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住宅金融体系是各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持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要,实现“居者有其屋”社会公共目标的有效手段。对新加坡、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住宅金融体系进行分析,并根据政府支持住宅金融体系建设的不同方式将住宅金融体系分为准政府、准财政模式,纯市场化模式和半政府、半市场化模式三类。大多数国家都把市场机制与政府作用很好地结合起来,结合本国国情,制定住宅金融政策,从法律、监管、担保、会计、税收等多方面提供适时适度的支持和保障,培育、促进和调控住宅金融市场发展,达到防范金融风险,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2010年11月,银行间市场推出人民币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为丰富市场信用风险管理工具、完善市场信用风险分担机制开创新途径。文章基于信用衍生品市场的国际经验,从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与经济周期,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与信用债券、利率掉期套利等角度,探讨了人民币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市场应用策略,并展望了其市场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5.
人民币CDS产品的初步设计、定价及相关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立足人民币市场,以信用类债券作为参考债务设计单一名字债券信用违约互换,并以darrow-Turnbull模型为基础,结合中国信用类债券市场现实情况提出具体假设,采用国债、央票、掉期等多种曲线分别作为无风险收益率曲线,测算AAA至A-各信用评级债券的COS价格,在测算分析基础上提出基础债务、监管、法律、信用等关键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2008年,银行间信用类债券市场表现不俗,发行星大幅增加,品种不断丰富,交易活跃度不断提高。文章回顾了2008年信用市场的总体特点,重点分析了其信用利差的变化趋势,从宏观基本面、市场供求等角度展望了2009年信用市场发展前景,并对其风险、评级、定价和择债策略等问题进行了重点探讨。  相似文献   
7.
8.
自2010年底以来,Shibor利率持续走高,国内Shibor—OiS差水平显著放大,文章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引起Shibor利率走高的因素,探讨了当前Shibor浮息债价值水平与配置机会,并以3个月Shibor为考察指标实证分析了Shibor定价的参考因素。针对Shibor基准利率建设中存在的不足,从增强Shibor利率可交易性、逐步建立基于Shibor基准的统一定价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9.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暴露出以美元为核心的全球货币体系的诸多弊端,全球货币体系改革势在必行。当前,美国依靠信用发行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方式应该受到约束,从国际货币体系的本质需求看,国际货币体系变革方向应由主权信用货币进化为“锚本位”,其变革过程将是“独霸”一“一主多元”“多元/统一”的三阶段演变;建议在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必然调整的背景下,我国应主动、战略性地调整外汇储备结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