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2篇
贸易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3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0世纪30年代,中国著名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教授首次绘制了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他在黑龙江省爱晖和云南省腾冲之间划一条直线,把中国的土地和人口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土地占全国40%,而人口占90%以上;西部的土地占60%而人口却不足10%。此线后被称为"胡焕庸人口分布线"。这种划分意义深远,直至现在。  相似文献   
2.
要重视粮食生产的特殊性胡伟略(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研究员)布朗用1973年中国粮食产量水平和增长速度来预测2030年中国粮食产量水平是缺乏科学依据的。1973年中国粮食总产2649.4亿公斤,这是从1958年粮食总产2000亿公斤之后下降、长期徘...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人口控制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全国的总和生育率已经接近更替水平。但由于人口基数太大,生育旺盛期的人口很多,导致每年净增人口仍然很多,而且人口增长在城乡之间还很不平衡。总和生育率,城市为1.5左右,农村为2.5以上。但农村人口比重大,计划生育是"天下第一难",计划生育工作的难点和重点都在农村。要想进一步控制农村人口增长,除了继续坚持历年来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  相似文献   
4.
一、经济驱动:人口(劳动力)向沿海地区聚集 中国沿海地区有1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1997年回归的香港特别行政区不入此列),从东北到西南,与亚洲许多国家相邻。19世纪初尤其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沿海许多地区,如江浙上海、广州闽南、津京唐山、辽宁南部等地,民族工商业率先发展,外国资本纷纷进入,人口增长包括机械增长很快。到20世纪30年代时,中国著名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教授首次绘制了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他在黑龙江省爱晖和云南省腾冲之间划一条直线,把中国的土地和人口分为东西两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城市化需早防“城市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城市集中发展与就业机遇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城市化、城镇就业的速度和发展水平都很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只有10.6%;1952年占12.5%;到1960年占19.7%,达到最高;后来1964年占10.4%,下降到比1949年还低的水  相似文献   
6.
7.
六十年代初,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就强调地指出了综合平衡的重要性。近年来,党中央在继续坚持综合平衡的同时,又提出发挥优势的原则。实践证明,这两个问题都是十分重要的,而且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本文试就发挥优势和综合平衡的相互关系,从理论上谈一些初步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深刻地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若干重大问题,深刻地阐述了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若干重大问题,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宝贵经验,是当前理论和各项实践工作的重要指导纲领.  相似文献   
9.
劳动保障工作正面临着不断发展变化的环境,加入WTO、继续调整经济结构、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人口老龄化、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日益加快、国际经济增长减缓等都对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为事业的发展增加了许多变数。在这种大背景下,如何探索解决劳动保障的一些深层次问题,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促进就业,已成为我们面临的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最近,劳动保障部为此召开了专家研讨会。本期根据录音将专家发言摘要整理汇编,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关键是加快科学技术现代化.影响科技进步的因素很多,人口多增长快是一种重要因素,人口结构变动、人口老龄化对科技进步会有什么影响,现在看法很多.中国1962—1973年第二次生育高峰出生的人口3亿多,他们在2022年陆续进入60岁;又由于严格控制人口增长,青少年人口比重下降,从而使老年人口比重急剧上升,形成人口老龄化高峰.我们应较早地研究这个问题.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上考察老龄化与科技进步的关系,提出应付老龄化挑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