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6篇
经济学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优先购买权立法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上有限责任公司优先购买权的立法有四种模式.从部分国家或地区演变历史看,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优先购买权的立法演变可分为四种演进路径,并总体上体现了有限责任公司立法的三个共同原则.我国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优先购买权立法模式是从法定主义模式到排除主义模式的转变,这种转变表明了在我国公司活动日益成为世界经济竞争性活动重要参与主体的背景下,我国公司立法指导思想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目前全世界有家政工人1亿左右,其中我国有近2000万.为了保护该类工人,国际劳工组织已将"家政工人劳动保护标准"列为2010年6月大会会议议题,并可能通过<家政工人劳动保护标准公约(或建议书)>.在国内,家政业已被国务院确定为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产业之一,成立了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联席会议,并拟出台相关政策扶持该产业.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本文试图对美国各州的宪法保护情况做出分析,并希望对我国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3.
我国征信活动中信用权侵害类型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征信侵权行为无论在商事活动还是日常的消费活动中均已经大量存在,并呈现出时代特色。立法机构应创设信用权,加大对诚实履行债务清偿义务人信用权益的保护力度。这不仅有利于交易活动的便捷进行,而且对于促进征信产业的良性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评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吸收了我国地方征信立法中的的合理规定,并在对信用评级道德风险的防范、中国征信机构性质及地位等方面进行了创新。但是,其有关信用评级报告的效力、民事责任分配等规定仍存在不符合法律基本原理的重大问题。因此,立法者仍需要对《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作出重大修正。  相似文献   
5.
我国地方征信立法在费用收取、民事责任、信用报告的效用、数据库的联动等重大问题上存在较大的分歧。为了确保规则有效实施,统一制定全国性的征信规范并对相关重大问题做出统一规定已经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6.
信用权的产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权产生经历了依附名誉权到脱离成为独立权利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交易活动、理论研究、司法实践都起了重要作用;诚实信用的道德要求始终是信用成为权利的伦理支撑;现代征信活动加速并强化了信用作为权利的必然性要求。  相似文献   
7.
英美俄三国立法实践表明金融机构债务清偿顺序的立法要充分考虑到金融机构破产的特殊性,注意与一般企业破产规则的衔接。破产金融机构债务清偿顺序的安排要充分考虑金融稳定、劳工保护、税收等政策因素。  相似文献   
8.
我国有关破产金融机构债务清偿顺序的立法政出多门,不仅导致实践中法律适用上的多难选择,而且直接延缓了问题金融机构市场退出进程。因此,我国应当制订一部统一的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