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1篇
贸易经济   1篇
  2019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胡琰欣 《价值工程》2010,29(16):46-46
近年来,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美国不断向中国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最近,该问题的争论愈演愈烈。本文从此问题的背景入手,随后分析人民币汇率与对外贸易的相关理论,弄清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因素以及汇率变动的经济效应。再具体分析当前情况下,人民币升值的对中美双方的利与弊。权衡利弊后,给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自2013年7月20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本文从利率市场化逐步推进的背景入手,从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两方面分析这一变化对于商业银行中综合实力相对较弱的城市商业银行的影响.然后针对城市商业银行的特点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更好的帮助其规避风险,抓住机遇。  相似文献   
3.
4.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转型经济体,中国区域制度和区域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差异较大。因而,研究双边投资协定、区域制度与区域外商直接投资问题,不仅有助于双边投资协定理论的丰富,还有利于中国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本文以1997—2016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基于FDI综合动因理论并利用门槛模型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双边投资协定、区域制度均对区域外商直接投资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双边投资协定与区域制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替代效应。而利用区域制度作为门槛变量的研究进一步发现,双边投资协定对区域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存在区域制度门槛:相较于区域制度高于门槛值的区域,双边投资协定对区域制度低于门槛值的区域的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作用更大。因此,积极签订双边投资协定,努力完善区域制度,不仅有助于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而且有利于缩小区域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差异,促进中国经济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