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3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对集团客户关联交易信用风险监管现状与制度成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团客户关联交易信用风险的产生主要缘于个人操纵关联交易的机会主义行为,由于转型期外部市场的不完善、法律机制的不健全、社会信用的缺失,在运营过程中,集团客户的控制性股东常会利用超市场的支配力量对关联交易做出安排,使集团内显失公允的关联交易大量存在,而商业银行相关监管制度的非效率性,又从根源上为集团客户利用这种非公允关联交易逃废债务、套取信贷资金提供了可乘之机,从而使贷出银行面临很大的信用风险。  相似文献   
2.
商业银行采用经济增加值方式考核业绩的模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建学 《新金融》2003,(4):15-16
一、我国商业银行业绩考核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指标考核,目标和利益多元化,容易引起部门之间的争执和抱怨 我国商业银行现行的业绩考核指标包括存款、利润、营业费用、资产收益率、不良贷款率等,是一个多指标体系.实际工作中,考核不同的部门往往采取不同的指标,具考核结果与职工的收入挂钩,例如考核财会部门用利润、营业费用指标;考核风险资产管理用不良贷款率指标等.由于银行业务固有的相关性,强调一个指标的增长,常常会引起另一个指标的相对下降,当各业务部门都站在本位的立场去处理问题时,就产生了目标与利益多元化的现象,从而引起部门之间持续不断的争执与抱怨.  相似文献   
3.
范建学 《新金融》2003,(2):41-42
内部审计作为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主要环节,其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德国银行在长期的业务实践中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研究与借鉴其有关的经验和做法将有助于我国银行业内部审计制度的建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