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4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2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1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价格歧视战略与福利效应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 ,竞争均衡可实现帕累托最优效率。垄断市场一般很难提供价格等于边际成本的产量水平 ,其产量与价格选择对社会来说不是最优的。垄断厂商以内生范畴和外生范畴为基础对消费者进行分类 ,使得价格歧视成为一种可行战略。由于定价策略存在差异 ,不同类型的价格歧视便具有不同的福利效应。  相似文献   
2.
<正> 在市场经济中,仅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调节,并不能使国民经济的发展达到一个理想的状态,需要政府在一些领域进行必要的干预,政府的干预已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问题的关键是政府应干预些什么?在哪些领域里政府干预才是有效的? 一、市场机制失灵与政府干预 在市场经济社会,价格作为主要的分配机制调节市场供给与需求,使资源得到最佳配置。但是在现实经济活动中,由于部分领域多种因素的影响,价格机制不能正常发挥作用,而发生了变形或扭曲。如,市场主体的微观的利益冲动在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市场机遇与公司资本结构的动态关系中,Baker和Wurgler的模型比较有代表性。该模型用市场-账面价值比来衡量公司市场价值的变化,并把它与公司杠杆联系起来,即高杠杆公司与低市场价值相对应,低杠杆公司与高市场价值相对应。其基本结论是:市场机遇对资本结构将产生巨大的、长期的影响,而且公司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我国虽然出现粮食过剩,但并不意味着粮食安全问题已经得到解决。本文认为,粮食供过于求的短期与直接效应是粮食价格下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或下降,如果这种效应进一步影响到(潜在或现实的)粮食生产能力和粮食供应的持续性,那么,粮食安全和农业的稳定地位就得不到保障。本文从基本要素和外部环境要素两个方面对我国的粮食生产能力指标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葛结根 《新经济》1995,(2):33-35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是以英资银行、中资银行(以中银集团为主体)和侨资银行组成的香港金融体系为基础开展国际化经营,以吸引外国银行广泛参与境内外金融活动的。近些年来,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面临一系列挑战:金融体制的创新与发展使原有体制力不从心;要经受政权更替的考验;  相似文献   
6.
主权债券利差的变化作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是多种复杂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利用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和一般风险规避指标,选取2008-2013年欧盟国家的数据为样本,对金融危机以来主权债券利差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债务总体规模和宏观经济的基本要素对主权债券利差具有显著的影响,而流动性风险等因素对主权债券利差的影响则存在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7.
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中国上市公司具有股权融资偏好的特征,其根本原因在于股权融资与债务融资成本的差异.在显性成本方面,股权融资的股息支付和发行费用大大低于债务融资的利息成本.而基于隐性成本的分析表明,股权融资的风险约束力也弱于债务融资,尤其表现在发行失败、股价下跌和控制权转移等方面.不同的成本约束造成不同的融资偏好,股权融资的低成本推动了股权对债券的替代,要改变这种调整路径,必须加强对股权融资成本的约束.  相似文献   
8.
温特劳布和卡尔多作为后凯恩斯主义货币经济学家,他们放弃了货币数量论的基本前提,即货币的收入流通速度是稳定的,因果关系箭头应由货币供应指出名义收入和物价水平,而是在其工资定理和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职能基础上建立了内生货币供应模型,以适应西方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的需要。但从该模型的理论基础和模型本身,其仍然存在一不定期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契约的不完全性与执行契约的成本在劳动和资本市场上产生了租金,并导致代理人厌恶风险的行为,厌恶风险的行为又引起供给和投资函数的不稳定,要维持充分就业就要求价格具有较大的调整空间,而契约的不完全性的工资,价格及利率作为基租的事实,使得这些调整不会发生或非常缓慢发发生。信息不对称加上对新契约形式的风险规避产生了契约刚性,契约刚性和不完全契约以及由此产生的租金,厌恶风险的行为提供了宏观经济波动的微观分析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从本质上看,以控制通货膨胀为目标是新凯恩斯主义的最优货币政策理论的核心.根据这一目标,中央银行必须把通货膨胀稳定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同时缩小产出缺口;必须对通货膨胀的预测做出反应.新凯恩斯主义的最优货币政策观点揭示了中央银行的权力与职责以及实际货币政策的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