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3篇
贸易经济   5篇
经济概况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蔡小勇 《市场论坛》2007,(6):48-50,47
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海上运输安全受海盗活动、恐怖主义活动和地缘政治三大因素的影响。中国经济日益融入世界经济之中,国际海上运输安全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中国应从建立节约社会、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积极参与国际海上运输安全规则的制定和适当发展海军实力来改善自身的国际海上运输安全形势。  相似文献   
2.
跨国公司在经营决策时面临着不同的生产组织形式的选择,文章将跨国公司面临的多种生产组织形式简化为两种,即公司内本国生产与非公司内垂直专业化,并建立了一个局部均衡模型来分析影响跨国公司抉择的因素。结果表明,工资差异、贸易成本和交易成本是影响跨国公司抉择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3.
蔡小勇 《经济与管理》2005,19(7):41-43,50
绿色壁垒是技术贸易壁垒的新发展,是一种新型的非关税壁垒,绿色壁垒成为影响中国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论述了绿色壁垒对中国国际贸易的不利影响,并提出了消除不利影响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日、韩、印三国科技战略的演进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小勇 《经济师》2005,(8):86-87
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世界各国都大力推动技术进步。科技战略的制定与执行,影响着国家整体的科技发展及产业环境。同时,一国的科技战略应该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作相应的调整,以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文章对日本、韩国、印度的科技战略的演进过程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5.
跨国公司在经营决策时面临着不同的生产组织形式的选择,本文将跨国公司面临的多种生产组织形式简化为两种,即公司内本地生产与公司内垂直专业化,并建立了一个局部均衡模型来分析影响跨国公司抉择的因素。结果表明,中间投入品和最终产品的贸易成本的大小及相对高低是影响跨国公司抉择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6.
FDI对我国出口及地区差异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出口高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外国直接投资的巨大带动作用。计量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外国直接投资与我国出口有较大的相关性,并且对不同地区的影响差异显著,这说明我国的出口产业具有较强的加工和组装性质,各地区应根据不同的情况加强对外国直接投资的引进和管理。  相似文献   
7.
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动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垂直专业化在近几十年迅猛发展的原因在于技术进步导致运输成本、通讯成本和数据处理成本的大幅降低;全球贸易自由化和发展中国家鼓励外国直接投资和促进出口加工政策降低了垂直专业化的成本;企业面对的市场供求实时化和市场竞争的复杂性是企业参与垂直专业化的内在驱动力.  相似文献   
8.
英、美新一轮电力改革制度及借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英国、美国为克服原有电力市场设计中的缺陷,在2000年后进行了新一轮电力改革。英国、美国的电力改革在实现目标和设计原则上有很多相通之处。结合中国国情,借鉴英、美新一轮电力改革的制度创新成果,有利于减小中国电力改革成本,提高电力市场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9.
垂直专业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相关数据的分析和对比,探讨了我国在全球垂直专业化分工中的地位与特点。中国在参与全球垂直专业化的规模上位列发展中国家首位,但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在参与垂直专业化深度方面仍有差距。在垂直专业化分工的价值链上中国处于低增值环节。中国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进程在近十几年呈加速趋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东亚国家的产品生产工序通过全球分工体系持续向我国转移。  相似文献   
10.
突破绿色壁垒的出口企业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绿色壁垒”是指,进口国政府以保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以及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为由,以限制进口、保护贸易为根本目的。通过颁布复杂多样的环保法规、条例。建立严格的环境技术标准,制定繁琐的检验、审批程序等方式.对进口产品设置贸易障碍。绿色壁垒是技术贸易壁垒的新发展,是一种新型的非关税壁垒。绿色壁垒的内容比较广泛,基本类型主要有绿色技术标准、绿色环境标志、绿色包装制度、绿色卫生检疫制度和绿色补贴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