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 毫秒
1
1.
我国碳会计的发展急需突破理论认识和实践设计上的瓶颈。立足于法定碳排放权配额的经济实质,通过考察我国碳排放权交易依托的"总限-交易制",提出"二元观"理论视角,将法定碳排放权配额理解为:依法实施碳排放的权利以及与之相对应的遵从法定配额进行碳排放的义务。由此,将企业获得的法定碳排放权配额等量地确认一项资产"碳排放权—法定碳排放权"和一项负债"应缴碳排放权—法定配额义务",建立逐期核销机制,以及按碳排放权配额的交易、清缴和结余等实际管理情境开展核算。这一碳会计方案,可契合"总限-交易制"的环境管制和外部环境成本内部化的经济实质,预期可助力企业低碳转型和国家碳市场建设。  相似文献   
2.
传统成本分配是一个颇具局限性的静态稳定成本分配理论。而本文提出供应链成本分配动态稳定性概念和结构:(1)供应链成本分配是一个包含供给决策和分配决策两种成本分配的广义概念;(2)供应链成本分配动态稳定不是一个静态稳定概念而是"长视"和"短视"相结合的动态稳定概念;(3)供应链成本分配动态稳定性结构是由"组织形态-成员偏好-企业位置-管理控制"四个维度构成;(4)供应链成本分配动态稳定性概念对成本会计的分配理论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