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9篇
计划管理   1篇
贸易经济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弥勒大肚诗也禅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稻,退步原来是向前。 这首诗,在没有纯粹宗教信仰的人的心目中,总把它当作是一首具有阴柔人生艺术的励志诗。其实,追根逐本,找寻作者,我们却发现,此诗原本是禅师作的一首悟道诗。  相似文献   
2.
韩山华 《商务周刊》2009,(19):12-12
前些日子,偶然看到一本豪华直投杂志,封面上印着一个大大的齿轮和四个大字“德国制造”。不知道中国企业是否深刻理解了“制造”——在我们开始高调“创造”之时。一个故事说,上海大众工厂改造完成后,开始讨论外墙应该漆什么颜色。中方管理人员的一致意见是灰色,理由是灰色不显脏。但德国经理坚持要用白色。争吵了很长时间,最后德国人的方案被采用了,但大多数人都在等着看笑话:“过一个月你再看吧!”  相似文献   
3.
韩山 《深交所》2006,(10):56-60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此二句浅显易懂之诗,非出自今人之口,乃撰写《资治通鉴》的宋代大儒司马光所写。由于北依邙山,面朝龙门,西有函谷险隘,东有虎牢坚关,洛阳在中国古代一直是帝王据都的形胜之地。早在夏朝,就有四个帝王以洛阳为都。  相似文献   
4.
青原行思禅师(671—740),唐代禅师,吉州安城(江西安福)人,俗姓刘。他幼年出家,在六祖惠能门下学法,个性沉默寡言。在侍奉惠能几年后,行思回到故乡江西的青原山静居寺宣扬禅法,所以号称“青原行思”。  相似文献   
5.
禅宗,追根溯源,本来是失地农民、游方僧人和避乱流民的吃饭宗教哲学。 随着时间的推移,它怎么又成为土大夫官僚贵族阶层的精神慰藉了呢? 自从道信禅师在黄梅双峰山中聚众,热火朝天建设“大锅饭”集体主义模式以后,作为团体宗派的禅宗,就开始成型。  相似文献   
6.
这个公案,主人公是马祖道一。 马祖道一(688—763),俗姓马,汉州什邡人(今四川),他是慧能弟子南岳怀让的弟子,也就是六祖的徒孙。  相似文献   
7.
韩山 《深交所》2008,(1):115-118
禅是怎么回事?即使唐朝初年的玄奘大师那么有名,又翻译了那么多著名的佛经,但是,他所创立的"法相宗",昙花一现而已。玄奘死后仅仅几十年,繁琐唯识的法相宗就逐渐泯灭无闻了。即使有《西游记》的文学传播,也只能把这位大和尚演义成赫赫有名的"唐僧"而已。  相似文献   
8.
有学僧问石头希迁禅师:“如何是解脱?” 石头希迁反问:“谁缚汝?” 学僧还问:“如何是净土?” 石头希迁还反问:“谁垢汝?” 学僧接着问:“如何是涅槃?” 石头希迁接着反问:“谁将生死与汝?”  相似文献   
9.
韩山 《深交所》2008,(3):72-74
什么是"公案"公,"官方"的意思;案,律条,法条。公案,也就是禅宗的"官方律条"。禅宗用"公案"这个词来作譬喻,作样板,作榜样,目的是为了旁敲侧击地揭示真理,破解学人的执着,化迷为悟。  相似文献   
10.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提起禅宗的六祖慧能,无论是基本的扫盲,还是深入的释疑解惑,都离不开他和师兄神秀的那一段比赛偈诗得传法袈裟的公案。我们既然来谈这个公案,就不再细缠这个故事的真假问题,而是通过这两首禅宗历史上著名的禅诗,去领悟禅宗,去把握精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