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3篇
经济概况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从上世纪初开始,国际贸易的日益繁荣和各国资本账户的逐步开放让世界看到了国际经济一体化给各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推动作用。然而各经济体之间联系松散、货币制度的统一性较弱、国际经济往来主要依赖汇兑等因素将造成币值动荡。为冲破国际经济发展低效率的瓶颈,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从上世纪60年代起,境外货币业务逐渐兴起,它的运行规律也将给在香港建立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以示范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构建离岸金融中心拟成为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金融业务开放重要环节的政策背景下,重新回顾国际银行设施的发展和作用对推动我国境内外离岸金融业务的发展、人民币利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完善汇率形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将结合在美国国际银行设施分析中得到的启示和金融危机前后我国资本流动的特点,阐述上海自贸区开展人民币在岸离岸业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由于融资融券具有杠杆性和做空机制等特点,我国证券公司在享有这一新利润增长点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大风险。本文在对行业内具有代表性的 G证券公司进行实证研究,采用蒙特卡罗模拟法计算浦发银行 A股的 VaR和 L_VaR,并确定其折算率和保证金比例的理论值,最后与 G证券公司实务中设定的指标进行对比后发现均远大于理论值。得出的结论是,目前我国开展融资融券业务的证券公司虽然能够有效控制融资融券业务的主要风险,但数量性风险管理指标的设定过于保守且缺乏灵活性,限制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利润空间。因此,权衡风险和收益,灵活制定风险管理指标是保证我国融资融券业务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经济学理论描述的行为不是完全的依托经验证伪经济过程,而是具有达尔文进化特征的动态选择过程,作为应用经济学的重要分支,现代金融学的发展开始逐渐着眼于行为主体动态选择理论的创新.与此同时,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突然降临也引起了针对金融理论在形成精确预见时的工具价值和如何构建前瞻性预测范式的深入思考.因此,侧重于推理和证伪的经济学方法论在对实证主义进行扬弃的基础上不必纠结于假设前提的可证伪性,应将更多的视野投向基于特定假设的理论的预测效用,形成演化发展的动态过程与实用主义色彩相结合的研究范式,对于现代金融领域的稳定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