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4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3篇
综合类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0年11月发布的ISO26000《社会责任指南》对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ISO26000内容的解渎,剖析了ISO26000隐含的内容,认为ISO26000具备成为国际性企业社会责任认证标准的现实可能性,并对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形成巨大冲击。  相似文献   
2.
2011-2015年,广东经济保持稳中有升态势,带动税收增长不断迈上新台阶,税收总量从11767.8亿元增长到18203.9亿元,年均增速为11.5%,高于同期GDP增速3.1个百分点。其中,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税收增速快于全省税收增速平均水平,第三产业税收占全省税收比重近六成,反映出广东过去五年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取得的积极成效。但社保费等企业费负较重、房地产业税收占比过高、区域发展不协调等问题仍制约着广东经济发展和税收增长,建议广东继续加大创新驱动力度,通过大项目夯实粤东西北地区发展基础,进一步提升率先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再造一个新广东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绿色发展,税收激励政策在推动绿色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宏观调控的作用。以2004—2009年增值税转型政策为准自然实验,运用1999—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及污染排放匹配数据和交叠双重差分估计模型,从微观市场主体行为视角评估增值税转型政策对企业减排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增值税转型政策实施后,企业工业废水排放量较转型前平均下降0.533个单位,工业废气排放量平均下降0.609个单位,且该政策的实施对高污染企业减排的积极作用更明显,这一结论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分析发现,增值税转型政策的实施使企业加大了对源头管控、产品创新与末端治理的投入力度,这一效应在非国有企业、议价能力强的企业、财政收入目标压力小和环境规制力度强的地区企业中更为明显。研究结论不仅从微观层面提供了财税政策支持绿色发展的经验证据,而且从理论层面为推动企业绿色发展、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提供了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4.
5.
税收征管现代化是税收现代化的重要一环,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学者们围绕智慧税务建设、数字经济税收征管、税收征管效能以及税收征管理论与实践等领域深化研究,取得了一系列代表性成果,充分彰显了中国税收学人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勇于为新征程上税收现代化事业鼓与呼的智慧与担当。展望未来,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重点在税收征管理论研究和创新、税收征管现代化跨学科知识体系、基层税收征管现代化等领域接续发力,为税收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智慧与方案。  相似文献   
6.
税收征管数字化是税收征管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的典型事件,已有文献对税收征管数字化在企业层面的治理效应进行了较为丰富的研究,但鲜有成果分析其对企业慈善捐赠行为的影响。本文基于2008~2020年我国A股上市企业的微观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税收征管数字化对企业慈善捐赠的影响。基准回归结果显示,税收征管数字化显著提高了企业慈善捐赠规模,在进行平行趋势、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更换被解释变量、剔除部分样本、安慰剂等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究其原因,税收征管数字化提高了企业的信息透明度,促进了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和企业享受比例,从而提高了企业慈善捐赠规模。拓展性分析显示,当企业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企业为非国有企业,以及在2014年之后的年份,税收征管数字化促进企业慈善捐赠的效应更为显著。建议深入推进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强化税收征管对企业慈善捐赠的规范和引导,同时注重发挥税收大数据“以数治税”优势,促进各项税费优惠政策及时精准地匹配到每一户适用企业,助力企业更好实施慈善捐赠。  相似文献   
7.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11)的研究表明,日本作为二战后成功摆脱中等收入陷阱的典型东亚经济体,与广东改革开放前30年的增长环境相近,增长轨迹相似,其在约半个世纪时间轴内较为完整地经历了经济高速增长、中高速增长以及低速乃至负增长阶段,每一阶段尤其是不同经济增速换挡阶段引致的税收增长变化及适应性政策调整,无论是经验或是教训,都将为其他后发经济体跨越不同阶段提供了一个经典的观测例证.  相似文献   
8.
广东地方税种收入持续超经济增长,较高依赖房地产业和广深佛莞四大城市,受增速大起大落、负担率与弹性系数处于高位的影响,广东地方税种成长空间受限。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发展、征管力度、政策变动、物价是影响广东地方税种收入增长的四大主因。按现行税制框架预测,2014-2018年广东地方税种收入增速将在9.6%-11.7%区间徘徊,2018年收入总量近2900亿元。提高广东地方税种的成长性,既需在培育经济税源的质和量上下功夫,又要积极推进新地方税体系构建。  相似文献   
9.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话语体系是一定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的综合表达,梳理研究财政治理话语体系,对审视中国财政发展历程以及深化财政领域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1981—2020年全国财政工作会议讲话文本,运用LDA主题模型分析方法,深入研究1980年代以来中国财政治理话语体系变迁。结果显示:(1)中国财政治理话语体系具有阶段性特征,即在1981—1993年、1994—2002年、2003—2012年、2013—2020年,分别呈现出“国家性”“公共性”“科学性”与“民生性”;(2)中国财政治理话语体系演化具有四条鲜明的主线索,分别是健全完善财税体制、服务保障民生需求、防范和化解风险以及加强对外交流合作;(3)中国财政治理话语体系表现出“薪火相传的继承性”“与时俱进的创新性”的双重特点,表明中国财政治理话语体系不仅是一个前后传承的接续形态,还是一个推陈出新的演化过程。本文的研究有利于廓清中国财政治理话语体系变迁,为观察审视中国财政发展历程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10.
针对近年来减税降费政策力度很大但部分企业"获得感"不及预期现象,本文尝试从认知偏差视角予以解释,并运用东部某省企业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税费负担下降不能完全解释企业减税降费"获得感"变化,非税因素通过"锦上添花""雪中送炭"两种效应影响"获得感"。建议协同推进财税、环保、金融等领域降成本改革,全方位增强企业"获得感",同时立足全球经济竞争税收竞争视角,进一步降低我国宏观税负特别是大口径宏观税负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