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3篇
计划管理   1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本文探讨金融抑制条件下土地金融和土地财政在我国宏观分配格局演变中的影响机理与结果.研究表明:首先,地方政府在竞争加剧的形势下会通过土地金融和土地财政控制更多的经济资源,以维持公共投资增长.其次,我国金融规模越大,对宏观分配格局的扭曲效应就越明显,居民收入占比会随之走低,企业部门和政府部门的收入比例会上升.因此地方政府通过土地财政和土地金融撬动更多经济资源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应该恢复其公共部门的职能,将土地权利还给个体,将金融部门的服务重点转向实体经济.  相似文献   
2.
P2P网贷是一种去中介化的借贷模式,借贷双方借助于P2P网贷平台在线完成资金借贷的所有流程。P2P网贷具有投资门槛低、渠道便捷、低成本等特点,对于解决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意义重大。本文首先对比分析了国内外网贷平台的运营模式,然后对各网络借贷参与者的关系进行了梳理,最后分析了当前我国网贷市场的风险来源。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初期,在岸与离岸利率联动性较强,并且在岸利率对离岸利率有更强的引导性.但是随着"811"汇改后离岸人民币市场规模的缩减,在岸与离岸的联动效应出现了显著的下降,尤其是在岸对离岸的溢出效应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这体现了利率定价权的不稳定性.因此,在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要大力发展离岸市场利率衍生品,并注意调节利差,防止定价权的转移.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货币反替代程度不断增强。这种反替代深化势必对我国的汇率和资产价格产生影响。基于SVAR模型,利用2005~2013年的月度数据,应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研究货币反替代对人民币汇率、股票和房地产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货币反替代对人民币汇率有“放大效应”,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程度要大于对股票市场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5.
本文使用双重差分模型(DID),集中研究“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经常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的影响,从国际收支的重要角度论证了“一带一路”的经济可行性。分别计算该倡议对经常账户以及资本与金融账户影响的性质与大小,可以发现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际收支的经常项目保持了顺差,但资本与金融账户则不确定。这是因为“一带一路”目前还处于经济与贸易融合阶段。未来是否能够进入金融融合高级阶段,取决于中国金融核心能力建设、人民币国际化以及中国是否能成功摆脱中等收入陷阱等因素。  相似文献   
6.
一个良好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世界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条件。当前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已不适应世界经济的发展要求,各国要求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随着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地位的显著提升,特别是中国作为新兴市场国家的代表,迫切希望人民币可以获得与其经济实力相匹配的国际地位。我国在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不断上升的经济实力为人民币国际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机构持股促进公司创新能力提升对公司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主动型公募基金持股5%以上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2006-2015年专利的申请和引用数据,从知识流动角度衡量公司创新能力。公募基金持股能够通过提高专利数量和专利引用量显著提升上市公司创新能力,在控制内生性等问题后结果依然成立。另外,实证结果显示,非国有公司以及年轻公司的创新能力对于机构持股敏感性更显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