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8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农信社体制改革取向:合作制还是银行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信用社正处于体制整体期,前有全面铺开的合作制规范,现有县联社一级法人试点工作,如何定位其职能范围与经营机制久论不下,但从实际看,农村信用社服务于“三农”和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的特点始终是清晰的,与国务院对2001年农业和农村工作提出的指导性意见精神及农信社所处的经营环境需要是协调一致的,关于如何进一步理顺农村信用社的经营体制,明确前进方向,确保其稳健地可持续性发展,是各相应职能部门的当务之急,本文就温州市基层信用社情况,谈谈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的决策问题。  相似文献   
2.
温州市农村信用社存款利率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州市是人民银行总行确定的利率改革试点地区,本课题主要总结分析温州市农信社存款利率浮动改革的试点实践、市场影响、综合效应及问题,并提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地方政府投资是当前我国投资增长较快的重要原因。本文从政府序列的低层——乡镇政府入手,考察政府的投融资及相关的乡镇财政、土地政策、银行信贷等问题。调查发现,当前基层政府在投融资领域的紧张状态是各种体制和政策矛盾汇聚所致,合理处理这些矛盾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温州市利率改革的回顾与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温州是全国第一个利率改革试验区,利率改革试点从1980年起经历了四个典型阶段,目前,正在进行新一轮由农村到城市的利率市场化改革。长期的利率浮动政策引导了社会资金配置,调节了资金供求方的成本收益,但当前也出现了新的趋势,如利率价格的资金配置效应弱化,利率竞争对银行效益形成了压力,因此,需要重新审视利率改革的政策效应。  相似文献   
5.
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协同性的实证分析:温州案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多实证研究表明,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具有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相互协作的关系.本文把这种关系定义为协同性.本文通过对民间金融发达的温州市的个案研究,证明了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具有显著的协同性关系.这种关系不仅体现在对中小企业资金来源的供给结构上,还表现在利率变化与融资规模上.在此基础上,对这种协同性关系进行了理论归纳,最后是结论:要给非正规金融必要的制度空间;完善这种协同性关键是要发挥民间金融市场化的机制,避免政府直接干预;还须考虑金融生态环境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7.
温州市商业银行业连年实现全行业盈利,且其经营业绩在各商业银行全国系统内居前列。本文在调查基础上,深入分析温州银行业全面盈利的经济、金融因素,并总结经验。  相似文献   
8.
2002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在全国8个县(市)进行了农村信用社利率浮动改革试点,为我国利率市场化投石问路。温州是利率改革试点的重点地区,本课题主要总结分析温州市农信社存款利率浮动改革的试点实践、市场影响、综合效应及问题,并提出利率市场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