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工业经济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1.
<正>目前,航天型号管理的行政指令色彩比较浓厚,竞争机制尚不完善,通常是先开始型号研制,到任务进展中或项目收官阶段再进行经费洽谈与合同签订,这种方式与现行的装备竞争性采购的市场竞争环境已不相适应;同时,由于一些已发生的成本难以得到用户的认可,这给航天企业的经营带来一定的压力。多年来,航天产品形成了不计成本的研制、  相似文献   
2.
<正>目前,航天型号研制整体过程缺乏经济约束,未能有效实现技术与经济一体化,尤其是在部分新型号研制过程中技术方案的经济性论证不足,且技术方案评审偏重技术可行性,对经济性有所忽略,成本管理要素缺失或体现不足。各承研承制单位管理思路转变难,一方面,传统的“等靠要”经营管理模式还根深蒂固,型号竞争压力和成本控制责任尚未得到逐级有效传递,“闭着眼拍,敞着口花,大开口要”的现象和经营理念还普遍存在,技术经济一体化未能有效落地;另一方面,各单位作为独立的经营活动主体,出于自身的经营考虑,  相似文献   
3.
<正>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坚强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在多项国家重大工程和市场需求的牵引下,航天型号的研制发射任务实现了快速增长。2022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取得了54次航天发射圆满成功的历史佳绩,高密度发射、多型号并行研制的形势已逐渐成为常态。航天科技集团原有的航天型号研制生产计划管理办法在过去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在新时期与高密度发射、高强度研制的任务形势及用户要求不相适应,无法更好地满足用户对高质量完成任务的要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  相似文献   
4.
<正>自“十三五”末期以来,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宇航型号进入更新换代前的“新老交替期”,型号高强密度发射再上新台阶。随着持续高强密度发射与研制生产并行,年度发射任务数量从“十二五”期间的15+进入“十三五”期间的25+、再到如今的45+时代,研制任务强度也从量变产生了质变,重大工程任务空前密集,中国航天事业进入新一代运载火箭的爬坡期。面对快速增长的任务量和高度密集的发射需求,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通过超前策划启动、超前组批投产、滚动在线生产、狠抓专项计划、短线产能应急补充、外协分流转产等一系列措施,不断提升高质量完成任务的能力。但在现有生产基础设施还在实质性提升过程中,深度资源挖潜仍是保证当前完成任务翻倍增长的有效手段。因此,适应新形势下,研制、批产、高密度发射的管理机制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