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工业经济   14篇
经济学   1篇
贸易经济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十分迅速,从1996年开始已连续10年钢产量位居世界第一。2005年全国产钢3.49亿t,超过美国、日本、俄罗斯三国钢产量的总和,是名副其实的产钢大国。但是,在2005年全国生产的钢铁产品中,大约有1/4由不符合产业政策的落后装备生产,其中落后炼铁能力约1亿t,落后轧钢能力约8000万t。由于大量技术落后的装备仍在生产,对钢铁行业的健康发展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如何淘汰落后产能已成为钢铁工业当前进行结构调整的重大课题。必须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加快淘汰进度,才能使钢铁工业更好地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一、市场需求与扩大产能问题影响钢材消费量的因素非常复杂而且多变。根据发达国家工业化阶段钢材消费的一般规律和分析我国钢材需求相关产业发展趋势,普遍认为:中国钢铁工业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将呈稳定增长趋势。但因不确定因素太多,应认真关注。1.钢材消费饱和点和消费增长速  相似文献   
3.
“中国究竟需要多少钢”是近年来钢铁界人士一直在探讨的热门话题。美国和日本的钢产量都是在1973年达到饱和点的,当年美国产钢1.36亿t,日本产钢1.19亿t。以后钢产量逐渐下降,维持在8000万t至1亿t之间。我国1996年钢产量突破1亿t,当时有的专家曾提出国内钢产量不宜搞得太多,达到1.2~1.3亿t就足够了。但实际上以后几年钢产量逐年不断增长。2000年产钢12850万t,“九五”期间平均年增长钢663万t,平均年增长率6.15%。近两年钢产量更是迅猛增长,2001年和2002年全国分别产钢15163万t和18225万t,分别比上年增加了18%和20.2%,由此引起“钢铁是否太…  相似文献   
4.
我国钢材消费饱和点究竟有多大?何时才能达到?各种意见分岐很大。如果把实现工业化作为包括钢铁工业在内的传统产业产品消费增长的终结,那么在此之前的钢材消费总量应该是确定值,只有达到这个值,才能构筑成我国实现工业化的基本框架。当国民经济和社会稳步发展时,平均每年消费2.5亿吨钢材,20年就可实现这个目标,最高消费值可能达到3.0亿吨或更高。如果国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钢铁工业发展的主要成就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和关怀下,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十分迅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1.确立了世界钢铁大国的地位中国近代钢铁工业从张之洞兴建汉阳铁厂开始,发展一直比较缓慢,到1949年钢产量只有15.8万吨。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钢铁工业获得了巨大发展,生产规模迅速扩大,钢产量高速增长。从1978年3178万吨,增加到1999年12370万吨,连续4年突破1亿吨,居世界首位,使中国钢铁工业成为世界钢铁大国。1978年中国钢产量占世界钢…  相似文献   
6.
2006年是我国钢铁工业继续高速发展的一年。预计全年钢产量将达到4.1亿t以上,比上年增产近7000万t,年增长率20%。这一年钢铁行业运行情况良好,产销两旺。国内市场需求旺盛,钢材价格稳中有升;国际市场得到拓展。我国由长期的钢材净进口国变成钢材净出口国。这表明我国钢铁产品的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但是,这一年国内钢铁产业结构调整的进展似乎比预期要慢得多,仍然存在着一些难点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7.
“中国究竟需要多少钢”是近年来钢铁界人士一直在探讨的热门话题。美国和日本的钢产量都是在1973年达到饱和点的,当年美国产钢1.36亿吨,日本产钢1.19亿吨,以后钢产量逐渐下降,维持在8000万吨至1亿吨之间。我国1996年钢产量突破1亿吨,当时有的专家曾提出国内钢产量不宜搞得太多,达到1.2—1.3亿吨就足够了,但实际上以后的几年钢产量逐年不断增长。2000年产钢12850万吨,“九五”期间平均年增长钢663万吨,平均年增长率6.15%。近两年钢产量更是迅猛增长,2001年和2002年全国分别产钢15163万吨和18225万吨,分别比上年增加了18%和20.2%,由此引起“…  相似文献   
8.
纵观世界钢铁工业发展史,除了少数资源匮乏和后发展国家以外,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钢铁工业基本都经历了从资源型布局到市场型布局的发展历程。我国钢铁工业曾是资源型布局的典型模式,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是按资源布点。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利用国外资源逐年增加,钢铁工业布局重心开始缓慢地向沿海和市场需求旺盛地区倾斜,宝钢建设是转折点。纵观20年来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钢产量翻了两番,原料供应和市场需求发生巨大变化,但绝大多数企业基本还是恪守着原来的布局没有改变。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钢铁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在以规模扩张为主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钢铁行业快速发展、钢铁产业加快转变增长方式的关键时刻,钢铁业内人士翘首以待的《钢铁产业发展政策》终于颁布,与大家见面了:这是一件事关钢铁行业健康发展的大事,是关系每一家钢铁企业科学定位、谋求发展方向的大事,是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10.
一、上半年钢铁行业经济运行的几个特点 1.钢铁生产总量平稳增长,增幅比上年同期明显回落 今年上半年生产粗钢26319.48万t,同比增加2307.23万t,增长9.61%,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9.3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