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0篇
工业经济   6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究竟意味着什么? 对素来以陆地为中心的中国人而言,这个问题多少会显得有些陌生。在不少人的直觉中,海是陆地的尽头,也因此成了世界的尽头。这导致往往一提到大海,闪过大多数人头脑的画面就是阳光下海风里,踩着细软沙滩和层层浪花,以及捕鱼船只和港口码头——但实际上,这些都只不过是近海岸——那真正浩瀚无垠的蓝色海洋,自古以来鲜有被我们真正关注和触及。  相似文献   
2.
远在中国西安郊区的一个小镇上.一家中国企业启动的一项产品试制,可能会让空分压缩机领域两大国际巨头感到些许不安,这是什么原因?  相似文献   
3.
当海尔、格力等中国家电业巨头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光彩时,我们有必要将镁光灯稍稍后移,因为就在张瑞敏、董明珠的身后,沈建芳和他所带领的海立集团在过去二十年只做了一件事,但正是这件事,足以影响整个中国空调制造业。  相似文献   
4.
素来倚重重型产品的北一机床,为什么可以在当重型产品需求相对降速,而中小型产品火爆之时,还依旧能够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5.
稍微懂点企业经营常识的人都知道,倘若一家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超过100%,则该公司就足以破产。但是,现实中却有这么一家公司——它曾经一度资产负债率高达500%,外欠银行近十七亿贷款,内发不出工人工资——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它最后竟然奇迹般的活了过来,硬生生的于绝境之中重生!听起来是不是太过传奇?但它却是事实。问题在于,是什么支撑了这一切的发生?又都发生了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6.
一家年销售额只有5亿欧元(约40亿元人民币)的德国机床企业,突然一口气在遥远的中国江苏投资4.9亿元建立制造中心,怎么看这事儿都有一些蹊跷。  相似文献   
7.
仅仅是因为"变废为宝",或者是规模可观的潜在市场吗?不,卡特彼勒真正在意的可能是:再制造本身就是一种竞争力!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如果所有的中国工业设备制造企业对于再制造的理解,都能达到卡特彼勒公司的高度和"究其本质",那么2012年9月20日在北京举行的有关再制造的国际展览,绝对不会那么的"门庭冷落"。有关技术路线的辩论和再制造产品的发展趋势分析,依旧是展览同期所举行的论坛的核心话题。论坛现场人头攒动,  相似文献   
8.
“亲爱的乘客,我们的飞机马上就要在南京禄口机场降落,请您系好安全带,非常感谢您乘坐本次航班……”空中小姐圆润悦耳的声音唤醒了那些昏睡的乘客,原本安静的机舱一下子又变得热闹起来。  相似文献   
9.
26家制造工厂、3个在建新工厂、4个研发中心(其中无锡总部为全球第二大)、3个物流和零部件中心,超过15000名员工--这是全球机械设备行业老大卡特彼勒现今在中国市场的布局规模。
  2012年3月21日,在徐州举行的媒体见面会上,面对诸多媒体对自身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之势下逆势扩张产能提出的种种质疑时,卡特彼勒CEO欧博赫曼坚定地强调:“我们相信,现在宣布的一系列产能扩张将使卡特彼勒在2015年真正获得中国市场的领先地位。”
  一方面大力扩张产能,另一方面放出“豪言壮语”,卡特彼勒在中国,正在图谋什么?  相似文献   
10.
一份由一家美国电缆公司和中国第三方独立机构联合发布的行业标准,正在推动规模庞大的中国电线电缆市场步入“标准时代”,而这会让身处该领域超过7000家的本土企业,直接输在起跑线上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