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工业经济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4 毫秒
1
1.
《设备维修》1982年1期刊出了我写的《大尺寸检验平板的修理》一文,编者在按语中说:“这两种方法都不符合国家标准关于平面度误差中所说的最小条件原则。由于这种方法所达到的精度还比较好,可作为评定平面度的原始数据,但严格地说,其结果不能作为评定平面的根据。”这就使我感到有必要再作一些说明与补充。(1)最小条件虽是形位公差国标采用的评定原则,但并不是说除此以外就都不能作为评定的根据。这里不是严格不严格的问题,而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看怎样对质量、对生产更有利、并不能一概而论。譬如机床导轨直线度的评定,这是和大尺寸平板平面  相似文献   
2.
读者来函     
贵刊1984年3期“B110单臂刨床 V-V 导轨配磨工艺探讨”,配磨后采用的检验方法为:“将加工好 V-V 导轨的工作台覆盖在床身上与其导轨面吻合,用塞尺检验,允差0.03~0.05毫米,在此范围内塞不进为最佳.”仅仅这样检验是不够的,应执行机械部标准 JB2278-78《金属切削机床通用技术条件》和 JB2280-78《金属切削机床机械加工结合面接触的检验及评定》的规定,现摘录其中有关的标准原文如下:“JB2278第34条:两配合件的结合面均采用机械加工方法加工时,应用涂色法检验接触情况,接触应均匀。接触指标不得小于表2的规定。检验方法按 JB2280-78《金属切削机床机  相似文献   
3.
关于大平板的刮研,过去一直沿用三块平板互研找点的方法,体力劳动强度大。作者提出的两种方法对于现场使用有可取之处,也是有些单位曾用过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不过,这两种方法都不符合国家标准关于平面度误差中所说的最小条件原则。由于这种方法所达到的精度还比较好,可作为评定平面的原始数据,但严格地说,其结果不能作为评定平面的根据。  相似文献   
4.
读《设备维修》1980年第2期“导轨不直度运算法的探讨”一文后,感到不能同意之处甚多。为有助于澄清基本概念,并希望运算法能在实测中获得推广使用,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供讨论。(一)、关于不直度定义由于在运动曲线上只能沿坐标方向读取误差值,故该文建议修改形位公差国标中关于不直度的定义,并论述了修改后定义的优点。看来这是由于没有弄清楚这种计量方法的理论根据,即:和定义之间的差异属二次误差,故可  相似文献   
5.
检查机床精度离不开千分表,但要使用得当,才能避免较大的测量误差。下面谈一些也许易被忽视的问题,供参考。一、间断测量比连续测量好譬如测量工作台面对工作台移动的平行度,有以下两种测量方法:(1)如图1所示,将千分表测头直接打在工作台面上;或者在工作台上放一平尺,千分表测头打在平尺上,然后移动工作台,千分表连续地在工作台面上进行测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