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工业经济   6篇
农业经济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1.
2.
全球原油供需基本面是国际油价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目前,全球原油供需宽松致使油价持续低迷,而低油价将使全球原油产量和供给能力增长速度放缓,OPEC不减产、保份额政策可能松动,美国致密油生产的平衡成本价格受油价持续下行的挑战压力增大,巴西等国家的原油生产受资源国经济形势影响增长乏力,预计2016年世界原油产量增长约20万桶/日.预计2016年世界原油消费量将维持150万桶/日的低速增长,美国和中国增长缓慢,欧洲持续减少,印度等成为新的增长点.预计2016年底全球原油供需关系将重回供需紧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3.
根据近30年来十次油价下跌的特点和规律,分析认为近期国际油价将继续低位波动,“W”型反弹的可能性较大.本轮国际油价持续下跌导致上市石油公司市值大幅缩水.当前油价水平已跌破绝大多数石油公司的盈亏平衡价格,部分石油公司将陷入财务困境,被迫缩减支出或出售资产,世界油气并购的黄金窗口即将开启.国际石油公司应对低油价的一般做法包括削减投资、控制成本、并购重组、出售资产甚至破产等.建议国内石油公司及时调整生产经营策略,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同时密切关注海外油气资产并购信息,把握交易时机,谨慎选择并购目标.  相似文献   
4.
<正>2023年,我国油气行业坚决贯彻党二十大报告关于“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力度”的要求,油气企业积极践行“七年行动计划”,聚焦深海深地领域,入海入地深度创造新记录,原创技术实现新突破,增储上产成效达到新高度,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新前景。深海深地的创新突破为端牢能源饭碗、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常毓文  彭云  赵喆 《国际石油经济》2013,21(3):6-12,108
世界油气格局历经了美国中心、"一域两中心"和"两带三中心"的三次历史演变。技术进步和油价持续高位运行,以中国和印度为首的新兴经济体能源消费迅速增长,以及美国"能源独立"战略的实施是形成当前"两带三中心"新格局的主要原因。新格局下呈现出资源接替启动和美国依靠美洲实现能源自给两大发展趋势,两大趋势将重构全球油气生产和出口格局,改变油气贸易流向,并对世界地缘政治产生深远影响。新格局下中国油气供应安全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需要打造能源支点国家,优化布局,构建"以中东-中亚-俄罗斯带为中心,以非洲、美洲为侧翼"的油气供应格局。  相似文献   
6.
高含水阶段是油田开发的重要阶段,仍有大量的剩余油可供采出。从技术上来说,高含水油田面临着剩余油分布分散、识别和挖潜难度增大,油水井井况变差和井点大量损失造成水驱储量控制程度降低,常规技术手段调整效果变差等一系列问题;从经济上讲,油田含水的上升也导致操作成本急剧增加,给有效开发带来了难题。针对高含水油田开发中面临的问题,结合高含水油田特点及实践经验,通过多学科、动静态结合的精细油藏描述认识剩余油;井网、层系重组,更新、恢复停产井以及分层注水、化学调剖等完善注采关系;利用成熟集成技术,并研发新技术不断改善开发效果,提高老油田开发效益。  相似文献   
7.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