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工业经济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作为全球各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其良好的政策兼容性、金融衍生性,在全球发展势头强劲。从政策制度的完善、全国性及区域性碳市场交易现状、自愿减排市场现状三方面对中国碳市场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综合考虑国际成熟碳市场发展经验、国家政策动向等因素,对中国碳市场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中国碳市场扩容是必然趋势,电解铝、水泥和钢铁将依次纳入碳市场;配额总量将不断下降,拍卖比例预计将达到5%;预期碳价“十四五”升至80~100元/吨左右,“十五五”升至130~200元/吨;电力市场与碳市场协同统筹发展是必然选择;碳市场和碳税联合使用将是未来政府控排管理的主要方式。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提出适时稳步扩大碳市场覆盖范围、不断提高配额拍卖比例、系统构建企业内部碳核查与信息披露机制以强化碳管理效能与透明度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地缘政治动荡加剧的背景下,沙特阿拉伯、伊朗两国复交原因极为复杂,可以主要概括为沙伊两国诉求转变、美国战略重心转移和中国的大力推动。沙特阿拉伯和伊朗恢复外交关系,对沙特阿拉伯巩固自身在欧佩克中的核心地位、伊朗拓宽原油产量和出口空间有着重要作用。两国作为欧佩克的发起国,恢复外交关系有助于增强欧佩克组织的凝聚力,提升欧佩克在全球石油领域的话语权,还能为中东地区提供更加稳定的地缘政治环境,降低因局部地缘冲突导致油价大幅波动的风险。建议中国油气企业把握中东国家的和解窗口期,推动中沙能源合作战略和策略的调整完善,拓展与沙特阿拉伯在油气和绿色低碳领域的合作场景;发挥绿色油气田建设、绿电-绿氢-绿色炼化产业链建设的先行优势,加大合作开发力度;加快推进“一带一路”油气开发绿色转型和炼化产业低碳转型;深化与中东地区石油公司的合作力度,在进口油气时推动沙特阿拉伯等国带头支持人民币结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