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1篇
贸易经济   2篇
农业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3篇
  2015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广泛宣传安全低碳知识,达成社会共识,促进生产者采用安全低碳技术与模式,提高消费者低碳需求和价格支付意愿;发挥市场机制基础作用和消费者选择机制的作用;建立最严厉的多层次的质量安全和环境污染监管体体系;制定和完善质量与污染法律体系,加大侵权主体的民事与刑事责任;建立健全以能源税、碳税和低碳补贴为主体的碳财税支撑体系;建立健全碳金融和碳保险的金融支撑体系;健全低碳技术创新推广体系;发挥龙头企业实施安全低碳技术和模式的组织作用;着力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安全低碳产业化基地;引导基地农户采用安全低碳技术和模式;加强安全低碳标准建设,优先对出口产品实施低碳认证制度。  相似文献   
2.
<正>中小企业要实现持续快速成长,最重要的是提高适应动态复杂的外部环境的能力。一、环境的复杂动态性和不确定性在提高1.环境的复杂性在提高。相比传统的外部环境,企业成长的环境构成要素增加,如相关市场主体(供应商、销售商和消费者)的数量、规模、消费结构成分增加和需求多样化,在目前买方市场中,大批量生产、同质消费与多品种、小批量、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并存;现有的和难以预测的潜在竞争者增加;新技术应用规模和扩散速度使制造工艺复杂,精准化使产品差别化扩大、新产品和替代产品增多;  相似文献   
3.
增加乡镇公共产品供给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加、居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提高及个人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通过对乡镇居民公共产品需求效用评价的调查及其标准化数据处理,采取博弈分析的方法,剖析乡镇公共产品投资和供给不足的原因,并提出提高乡镇居民公共产品需求预期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提高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政策效果的途径,本研究按照系统自组织理论,采取村镇企业家问卷调查和访谈,对我国企业家行为、企业迁移与产业集群之间的联系进行了研究。调查结果表明:企业家的企业选址和企业迁移行动是一个理性行为;企业家的知识、信息、经验、预期是影响迁移决策的重要变量;企业家拥有企业产权和控制权,企业家对产业集群收益预期和对迁移成本的预期高低是决定企业迁移的自组织触发点和产业集群系统形成的阀值。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农村城镇化政策思路。  相似文献   
5.
乡镇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多视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镇发展是中国城市化道路的主要特色,是城镇化战略的最大难点和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点。突破乡镇发展难点的关键是解除制约乡镇发展困境的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与乡镇公共产品需求相比、与城市公共产品供给相比、与发达国家和东部发达的小城镇相比、与缩小城乡差距的目标相比,乡镇公共产品与服务供给总量不足、结构失衡,难以满足乡镇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和持续快速成长能力、乡镇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乡镇小康生活和构建和谐社会以及个人全面发展等要求。  相似文献   
6.
我国处于乡镇工业化、农业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加速时期,小城镇公共产品与服务需求趋于激增势态。有效增加乡镇公共产品,关键是要识别有效的公共产品需求,防止公共产品需求被低估、夸大和扭曲。为此,本文提出要认真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统筹考虑新时期的乡镇公共产品长期需求,从法律制度、公共财政、组织制度、主体素质、信息渠道、投资规模等多个方面保证乡镇公共产品的有效需求得到准确的识别和满足。  相似文献   
7.
鲁德银  王习春 《商业时代》2015,(10):120-122
食品安全和环境安全既是农业产业化外部环境和自身发展必须应对的两大主要挑战,同时又蕴含巨大战略机遇。主要挑战包括国内外消费者安全低碳需求、出口面临碳税和碳标签阻击、更严格更健全的质量与碳排放监管体系。蕴含的战略机遇主要包括:巨大潜在的国内外安全低碳安全需求的市场机遇、国家和省级发展战略机遇和政策机遇。农业产业化要实施安全低碳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8.
乡镇公共产品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乡镇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建设.乡镇公共产品与服务供给总量不足、结构失衡,不仅阻碍乡镇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而且阻碍乡镇工业化、乡镇企业集群化、农村城镇化、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乡镇小康生活和构建和谐社会以及个人全面发展等要求.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湖北与浙苏粤鲁的农村人口、家庭和企业等集聚度的横向比较和动态比较,得出一个基本结论是:省域农村城镇化差距主要来源于乡村中小企业的成长差距;农村城镇化进程主要取决于小城镇的集聚力;而产业积聚政策、户籍政策、公平就业政策、土地市场化政策和公共产品供给政策都影响小城镇的集聚力.其基本政策含义是加速农村城镇化要以提高小城镇集聚力为主线,实施产业集群政策、加快乡镇工业园区建设,给予农民户籍和就业的国民待遇,加大小城镇公共产品的投入,促进农村中小企业集群化与农村城镇化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文章认为阻碍我国乡镇企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是集群治理低效率,如集群市场治理机制失灵、政府治理低效、集群自组织机制失灵和集群协会治理机制失灵。乡镇企业集群持续快速发展需要健全产业集群治理机制,提高集群治理效率。产业集群治理机制创新和治理结构优化的主要路径是要确立集群市场治理机制基础地位、提高政府治理效率,健全集群自组织机制和集群协会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