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工业经济   11篇
计划管理   1篇
贸易经济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轼 《董事会》2011,(2):26-27
话题背景: 职工董事如今的境地有些尴尬。 我国《公司法》第四十五条规定:两个以上的国有企业或者两个以上的其他国有投资主体投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其董事会成员中应当有公司职工代表;其他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会成员中可以有公司职工代表。  相似文献   
2.
董轼 《董事会》2009,(4):74-75
几年来,中国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央汇金公司均依法向其监管的部分企业派出了数量不等的外派股权董事。  相似文献   
3.
董轼 《董事会》2010,(3):66-69
实践表明,国有企业监事会制度的有效性源于外派,在于监事会与被监督企业无利益关系。国企监事会制度如能持续完善,将是完善国企监督机制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4.
董轼 《董事会》2010,(10):72-74
非上市国有企业要不要建立董事会?目前社会上乃至决策层中都有不同的声音,反映了国企完善公司治理的特殊性与艰巨眭。笔者认为,国企坚持董事会制度仍然是不可动摇的方向,应该在制度创新中协调好诸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国企董事会建设须把握好的七个方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兵  董轼 《董事会》2009,(7):78-79
央企及金融企业内的董事会试点,在取得了显著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进一步深化改革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董轼 《董事会》2009,(4):51-53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经历的金融风暴,同时也掀起了一场反思公司治理机制的旋风,这对我们坚持探索国有企业的治理制度,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董轼  赵红严 《中国市场》2004,(11):62-63
<正> 《公司法》修改已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2004年立法计划。法学界、企业界和相关监管工作者普遍认为,如何规范公司治理结构是此次修改的重点和难点。笔者长期从事国有企业监事会工作,“在商言商”,仅对公司治理中监事会内容提出一些意见,希望能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8.
董轼 《董事会》2009,(8):84-85
作为重要的国家战略储备基金,社保基金长期处于缺乏稳定的资金补充渠道且缺额巨大的尴尬局面,国有股转持显然是杯水车薪,如何破解社保基金困局,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9.
风险和企业相伴而生。防范和化解企业风险要从被动承担、事后处置,向主动选择风险、积极安排转变。1.加强全面风险管理文化建设。在企业内部加强宣传、教育、培训,增强员工风险管理意识;制定员工道德诚信准则,形成人人讲道德诚信、合法合规经营的风险管理文化。2.增强风险鉴别能力,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及关键操作风险指标体系(KRI)。3.坚  相似文献   
10.
董轼 《董事会》2011,(2):27
在职工董事的有效性备受质疑且难以找到有效解决路径的情况下,暂停职工董事制度不失为一种选择有人将职工董事制度归结为现代企业制度下实现职工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认为事关职工的主人翁地位。但职工董事制度何以不如预期,未能顺利发展?笔者认为有如下几点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