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工业经济   1篇
  2017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自中国进入经济新常态阶段,城市化进程加快,政府对建设工程项目三大目标越发重视,其中成本目标成为研究的热点,尤其是在控制造价风险的前提下,如何降低成本减少浪费,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关键问题。因此,本文引入IPD模式,结合情景分析法与工作分解结构法,识别出该模式的25个造价风险指标,并运用结构熵权法进行风险权重计算,再采用D-S证据理论进行IPD项目的造价风险值计算,旨在评价IPD模式的风险情况,促进其在我国的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2.
货币局变     
越简单的事情越复杂。同为会计前提与经济基础的货币计量,其丝毫改变都牵动着公司理财者的心,其中不仅包括变动渐久的汇率、今年以来连续上扬的利率,也包括刚刚启动的通胀率。比如,近年来的人民币升值,便使得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6年汇兑损益呈现冰火两种天的景象,再次验证了汇率与进出口贸易的关系,以及这过程中的传导效应。与其他上市公司不同,漳泽电力将汇兑损益计入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从而显得另类。当然,这种不合规的做法,也有其一定的合理之处,反映了公司具体情况不同和管理层理念等方面的差异。颠覆人们惯常思维的是,对于个别公司,巨额汇兑收益有时反而成为引发危机的导火索。东海公司就是一种典型,其近年来盈利能力和资金状况一直良好,然而,由于美元债务折算成人民币产生了巨额汇兑收益,增加了企业所得税和以现金形式发放的股东红利,使得扣除汇兑收益后的利润总额不足以弥补多增加的所得税和股东红利,进而产生严重资金短缺。对东海公司的汇兑收益之忧,仁者见人,智者见智,启示颇多。就外向型企业而言,不能只重视汇兑损失的规避,而忽视汇兑收益所导致的利润与现金流间的背离;化解类似汇兑收益导致的现金流危机,需要企业、股东、税务机关等多方共同作为;同时,其资金困局的更深层面涉及到我国在对外开放过程中的一些战略选择。面对凶猛的货币,先知先觉的企业理财者们早已果敢实践。大连远洋运输公司总会计师王才永便是与金融衍生品共舞的CFO们中的一员。自本世纪初始,王才永便注意到了金融衍生产品在规避利率、汇率风险,改善企业债务结构,降低资金成本中的作用,并进行了积极的研究和探索。他的信念是:"做财务工作不敢承担责任,就什么也做不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