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工业经济   18篇
计划管理   2篇
运输经济   6篇
经济概况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招标投标坎坷不平 我国从1992年开始建立有形建筑市场,到2007年已有97%的地级城市建立了建设工程交易中心.经过近3年的整顿和完善,有形建筑市场运营监管机制已经基本配套,公平、公正、公开、公信的竞争环境和氛围初步形成.然而,人为地干预公开招标投标的现象仍然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2.
心理契约虽然不属于劳资双方以书面形式达成的用工契约或意向,不属有形契约范畴,也不受法律保护,但对员工有很大的激励作用。随着大批80后、90后逐渐成为劳动力主体,他们已经成为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力军,相比他们的父辈而言,建筑施工企业已经难以满足他们的"心理契约",绝大多数人选择务工渠道时,眼睛不再盯着建筑施工企业。如何满足和及时回应他们的"心理契约",已经成为摆在建筑施工企业面前无法回避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由于恶性竞争导致建筑市场运行不规范,使得施工企业的利润空间几近于零,针对"有项目未必生"的现状,建筑工程招投标市场便悄然兴起了一种"新型战略"——串标。虽然"串标"是法律法规所不允许的,给市场经济体制和国家、投资人以及施工企业都带来极大的危害,但是,这种让人无可奈何的现象,却呈显出愈演愈烈的势头。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另一个角度大胆地提出让资质挂靠名正言顺地按照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大胆地分工协作,在共生共荣的市场环境下常态地运行。发表此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劳务分包:点燃了劳务人员心中的灯2005年8月5日,建设部印发了《关于建立和完善劳务分包制度发展建筑劳务企业的意见》(以下简称《劳务分包意见》),指出:从2005年7月1日起,用三年的时间,在全国建立基本规范的建筑劳务分包制度,农民工基本被劳务企业或其他用工企业直接吸纳,"包工头"承揽分包业务基本被禁止。  相似文献   
6.
余先江  郑传海 《中国招标》2010,(31):21-23,20
项目部作为建筑施工企业的前沿阵地,既是工作、生活要素集聚的地方,也是各种矛盾最为集中的地方。可以说,项目有序可控,是项目部和建筑企业之福。项目一旦失控,不但是项目部之灾,也是建筑企业之祸。因此,能否做到项目有序可控,是摆在各级建筑企业管理团队面前一个无法回避的课题。那么如何管理才能做到项目施工管理有序可控呢?  相似文献   
7.
核心提示:只有把联合运用到项目执行的全过程中,才能真正发挥联合体成员企业的资源优势和联合体带给成员企业实实在在的实惠。  相似文献   
8.
"有项目则生,无项目必死;有项目未必生,无项目则必定死;搞好项目则生,搞坏项目则必死."2006年5月5日,中国建筑总公司总经理孙文杰在央视新闻会客厅与主持人直面"建筑业潜规则"时,对建筑业的生存现状进行了如此形象的描述.  相似文献   
9.
项目施工亟需危机公关作保障随着社会群体价值观不断发生变化,加上施工企业项目部组织开展施工过程中或多或少、或长或短地给当地的百姓工作、生活和通行带来一定的影响,施工过程中自然会遇到来自社会各个方的干扰。同时,随着建筑工程总承包的逐步推行和国有大型企业社会职能的分离,很多曾经属于政府、业主和企业公安(铁路工程建设、公路交通建设等部门公安) 出面协调解决的如施工前期的征地拆迁、施工过程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