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工业经济   1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黄百重 《中国纺织》1997,(11):44-45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指出:“重点抓好一批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以资本为纽带,连结和带动一批企业的改组和发展,形成规模经济,充分发挥它们在国民经济中的骨干作用”。我国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国家必须重点抓好一批在国民经济中起骨干作用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以保证对国民经济的调  相似文献   
2.
吴文英会长在7年7月全国纺织行业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到:朱镕基副总理多次指出,总量过剩是纺织行业的主要矛盾。她同时指明,初加工生产能力过剩是影响我国纺织经济效益的深层次矛盾。但很多同志对此认识不足。通过学习,联系纺织实际就“扩能”技改,谈谈个人看法共商榷。  相似文献   
3.
朱镕基同志1997年10月底在上海调研时指出,当前国民经济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加快国有企业改革。要把亏损严重的纺织行业作为国有企业改革和脱困的突破口,关键在于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认真实施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再就业工程。 面对21世纪,纺织行业的脱困和突破,责任十分重大、任务十分艰巨,打好这场扭亏解困的攻坚战至关重要。 一、试点城市有进展  相似文献   
4.
5.
最近中纺报陆续报道:“棉纺织业面临困境亟需国家扶植,十三省市纺织厅局在京研究对策”;在京有关专家学者为纺织工业振兴发展献计献策“纺织工业摆脱困境研讨会”;又摘要报道了1993年12月30日吴文英会长在全国纺织行业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等一批文章,令人感慨万分。本人认为这些研讨应扩大范围,在更广泛、多层次上开展,以利统一思想,找出摆脱困境对策。作为长期从事纺织行业管理工作者,为了参与围绕纺织界热点问题,谈谈个人粗浅看法,供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6.
1995年是城市试点工作的关键性一年,也是蚌埠市纺织工业以改革为突破口、进行结构调整的一年。公司领导坚持以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中心,集中力量抓好“改组一批、改制一批,改造一批、解困一批”为主要内容的“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7.
安徽省铜陵市是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之一。铜陵市从解决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深层次问题入手,大力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主要目标的企业改革。特别是在企业股份制改造、组建企业集团、推行公有私营、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完善社会保障体制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形成“五马奔腾”局面。94年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财政收入创历史最好水平,分别比上年增长19.8%和53.5%,今年1到2月份仍保持了这个水平。本文就公有私营改革,谈谈个人看  相似文献   
8.
芜湖纺织厂前身是裕中纱厂,它是安徽省最早的一家棉纺企业,是一个具有74年历史的老厂,曾有一段辉煌历史。从1987年至1991年五年内上交1.03亿元利润,最高一年利税达4000万元,1989年获纺织部设备管理优秀企业,1990年被评为国家二级企业。因改革滞后,激烈的市场竞争,管理滑坡导致产品质量下降,企业出现严重亏损,从1992年至1993年上半年成为安徽纺织行业亏损大户之一,生产不稳定,三项制度改革流于形式,人心浮动,加上资金紧张,使企业面临停产的威胁,形势十分严峻。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五大报告充分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在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上实现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为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扫除了思想障碍,创造了极其有利的舆论与政策环境。 经济体制改革在纺织行业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在改制运作中,也难免出现这样和那样一些问题,只要重视和正确对待,相信随着改革深入,这些问题一定会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