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3篇
经济学   4篇
贸易经济   3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从四个方面入手对供电公司电费收取服务外包管理进行审讨,包括:签订完善、明确、灵活的合同,打好外包基础;提高信息技术水平,确保数据高效流转;开展有效的关系管理,提升客户满意度;全过程防范 将风险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2.
黄艳萍 《魅力中国》2011,(14):302-302
传统的装饰图案在艺术设计专业中的基础作用不容忽视,只有把传统图案理论与现代设计实践相结合,才能充分消化和理解传统图案的精髓。传统装饰图案与标志设计相结合;传统装饰图案与包装设计相结合,传统装饰图案与现代设计相结合,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将传统图案赋予现代意义,打造现代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3.
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美国发生的次贷危机已对全球经济产生了一定的冲击,而次贷危机的影响远远还未结束。本文对次贷危机做一简要介绍,简析其成因,并探讨其对世界经济、中国经济的影响及中国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2010年为基期年,2015年为末期年,利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南充市县域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发现南充市县域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占绝对优势,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县域产业竞争力较弱等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建议,为科学决策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进入新世纪,世界城镇化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具体表现为城市发展生态化和个性化、扩散与聚集同时存在、现代化动力机制、加快城市更新步伐等"新型"城镇化发展趋势。如何解决新农村建设中自然与人的和谐关系,在生态经济建设理念下实施新型城镇化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开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生态文明为原则规划新型城镇化建设,摆脱城市规划模式的束缚,积极探索生态经济建设理念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新方法和规划思路,在规划中尊重和善待自然,高度重视生态建设,重视保护环境,大力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和谐统一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全面提高农民的生活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6.
迅速发展的经济时代,促使我国金融市场获得了更加深入的发展,金融市场得以拓展。而在现代金融经济当中,金融市场发展的多样化,也使得金融套利的行为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并且具有丰富多样的形式,这些金融套利的行为通常都具有双面性的特征,因此就必须对其进行客观全面的认识,才能真正有效地推动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和发展。针对金融经济当中金融套利行为进行分析,分析其存在的利与弊,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具有十分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本文在总结上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中黔东南自治州取得成绩的基础上,结合西部大开发出台的相应政策,争取理清新形势下如何处理好扩大总量与经济结构调整的关系、开发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保护的关系、发展科技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优势产业的关系。拟定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措施建议,推动黔东南州经济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8.
一、概述
  深一注水站担负着马东深层的深94、深18-16、深11等五口深井的注水任务,注水压力较高在32~34MP,日注量为520m2左右,注水系统较小,对注水压力、注水量的要求很苛刻,站内共有机泵8台:3台喂水泵,作用是保证五台柱塞泵的吸入压力;3台五柱塞泵(配用φ38mm柱塞,瞬时排量15m3/h)和2台三柱塞泵(配用φ38mm柱塞,瞬时排量15m3/h)均可实现单台切入变频运行。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企业的经济管理水平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企业相对落后的企业管理。面对飞速发展的世界经济和激烈市场竞争,企业要想获得最大限度的经济效益,就必须依靠科学的经济管理,优化经济管理体系,加强企业内控与审核,优化人力资源,加大技术创新力度。  相似文献   
10.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范欣  黄艳萍 《经济论坛》2005,(14):106-107
“三农问题”一直是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长期以来,农村社会保障在我国的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始终处于劣势地位,实际上农村社会保障仅仅局限于民政部门的优抚、五保户、救济、扶贫、赈灾等属于社会救助的较小范围之内,大多数急需得到社会帮助的农民被排除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这与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发展目标显得极不协调,为落实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增加农民收入,为此我们急需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一系列必要的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