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6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9篇
贸易经济   15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增加中部地区大城市人口是十分必要的.经计量城市短期和中期人口容量,增加城市人口是可行的.城市人口的增加在短期内要受住房条件的制约,在中期受城市供水能力的影响,在长期上受可利用水资源量的制约.部分中部地区大城市人口容量大于现实人口数,因此鼓励其增加人口乃是目前合理的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2.
人口迁移流动对于城镇劳动力供给和区域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均有显著影响。农村迁移劳动力与城镇居民就业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但对城镇劳动力就业冲击不大。城一城迁移人口对迁入地人口的失业率和劳动参与率均无明显影响。我国劳动力市场从计划经济时期的高度一体化逐步演变为省际之间的分割,再次走向大经济区之间的分割和区内的融合。这种融合是借助农民工的迁移流动来实现的,因而在本质上依旧是分割的。  相似文献   
3.
贫困是一种世所注目的社会经济现象。中国长期以来就是一个相当贫困的国家 ,贫困现象又主要集中在农村。贵州位于我国西南 ,人均收入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可谓贫困中的贫困。 2 0世纪末 ,扶贫工作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特别是 1994年国家实行“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 ,扶贫工作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取得了卓越成效。至 2 0 0 0年底 ,全国贫困人口所占比例已不到总人口的 3%。但是 ,作为相对落后的贵州 ,农村贫困问题依然严重 ,贫困人口超过了全国贫困人口的 1/ 10 ,贫困发生率高于全国 5 6个百分点 ,返贫率也远远高于全国水平。因此 ,…  相似文献   
4.
增加中部地区大城市人口是十分必要的。经计量城市短期和中期人口容量,增加城市人口是可行的。城市人口的增加在短期内要受住房条件的制约,在中期受城市供水能力的影响,在长期上受可利用水资源量的制约。部分中部地区大城市人口容量大于现实人口数,因此鼓励其增加人口乃是目前合理的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5.
自然条件较好的中西部大城市扩大人口规模非常必要,但多数城市人口规模一直变化不大。通过对相关变量做因子分析、向量自回归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得出影响城市人口增长的主次要因素和长短期因素以及格兰杰因果关系,并运用相关理论做出解释,据此总结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人力资源成为企业的第一大资源.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会出现能力、兴趣、价值观等考评符合要求但员工的绩效不理想的困境,主要原因是这部分员工的职业道德素质不高,但又缺乏科学合理的职业道德素质测评工具来识别.本研究综合管理学、心理学、测量学、统计学等学科知识,运用文献综述、比较分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方法,制定了全新的职业道德测评方案.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政策与法定退休年龄使得个人养老金收支盈亏及领取水平有很大的差异,并导致高龄退休人员相对贫困化。经计量,现行的社会保障政策才是导致这些不良结果的主要因素。适当降低退休时养老金替代率,提高养老金的年增长率是目前合理的政策调整取向。  相似文献   
8.
自然条件较好的中西部大城市扩大人口规模非常必要,但多数城市人口规模一直变化不大。通过对相关变量做因子分析、向量自回归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得出影响城市人口增长的主次要因素和长短期因素以及格兰杰因果关系,并运用相关理论做出解释,据此总结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我国政府一直没有公布城镇的真实失业率,而学者的估计往往在统计口径上不一致,方法上也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利用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作了定量比较。以现有资料推算我国真实的失业率,失业人数调整法比失业率调整法更为科学,并通过线性回归法得到调节系数。我国目前城镇的真实失业率为8.8%,失业人员总量低幅增长,失业率已持续下降。  相似文献   
10.
丁仁船 《技术经济》2005,24(10):20-24
计量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模型和方法很多,在使用的指标、计量的范围、运用的方法上存在着一些差异,也都有一定的不足,因此不同的计量方法得到的结果不具备可比较性。通过对各种计量方法比较和评价,充分汲取各模型的优点,可以得到一个更加简便、科学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