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5篇
工业经济   3篇
计划管理   8篇
经济学   12篇
综合类   3篇
贸易经济   9篇
经济概况   12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国自从1979年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对外借债的增长幅度很大,1988年来,外债余额已达400亿美元。其中中长期327亿美元,短期73亿美元。①90年代初期,我国将面临偿债高峰,到1993年还本付息高峰期偿债率将高达25%左右,超过国际上公认的20%偿债警戒线。为了加强和完善外债管理,避免陷入债务危机,借鉴国外经验,从我国国情出发,笔者认为我国近期应着重选择以下对策。  相似文献   
2.
1953年,台湾将水泥、纸业、农业、矿业四家公营企业开放民营,从此,股票、债券开始流入民间。1962年台湾证券交易所成立。此后,特别是80年代以来,台湾证券市场的发展迅速:1962年台湾公开发行股票的企业有21家、28种类别。上市公债11种、公司债3种,到1985年,发行股票的企业已达296家、300种类别,上市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民营企业跨国投资的经验、动机及障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浙江省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浙江经济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与该省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以浙江省跨国投资最为发达地区的、涉及到各行业、具有一定代表性的200家民营企业为调查对象,分析现阶段浙江省民营企业跨国投资的经验、动机和障碍,并进一步探讨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以促进浙江省民营企业跨国投资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与马来西亚相比,我国的投资环境尚不完善,对外国投资者缺乏吸引力。表现在管理体制与国际经济相脱节;对利用投资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外资投向的重要性至今重视不够;实行严格的外汇管理政策,办事效率低,法制观念淡薄,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有法不依的现象;劳动力素质不高且劳动力不能自由、合理地流动;基础设施差,尤其是电力、通讯、内外交通跟不上发展的需要,没有向三资企业、外商独资企业适当开放国内市场。而在以上诸方面,马来西亚的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5.
80年代中期直至90年代以来,台湾把对外投资的重点转向美国和欧洲,使得对亚洲投资的增长相对减缓,但台湾对亚洲的投资仍将继续增加,东南亚对台湾投资的吸引力不会减弱。大陆应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改善投资环境、尊重台资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开放国内市场、投资台湾、扩大宣传、增进了解,以进一步吸引台资。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泰国经济迅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被誉为“亚洲的一颗新星”、“亚洲的第五条小龙”。与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相随泰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也颇有起色,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值得重视的作用。 早在1946年,泰国首都曼谷就曾出现过非经营性证券交易,但迟至1967年7月泰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曼谷证券交易所才正式成立。此后因证券交易量很小(1972年仅为0.26亿  相似文献   
7.
正确引导台资的合理投向,是提高台商投资经济效益的根本所在,是提高利用台资项目宏观经济效益和微观经济效益的一个关键问题。台资投向是否合理,不仅决定我们吸引和利用台资政策的成败,也决定着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投资结构的演变趋势。正确引导台资的投向、从根本上说,是要从国民经济发展的长远战略出发,把吸收的台资用到发展国民经济最需要的地方,重视宏观经济效益,正确处理好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9.
10.
一九八四年第三期《基建优化》刊登张玉忠同志《对在建筑工程承包中实行招标投标办法的看法》一文(以下简称张文),阅读后颇受启发,但对文章的观点有不同看法,在此将问题提出,希望与张玉忠同志商榷,并向该同志请教。 一、张文认为:“建筑业实行招标投标办法,是资本主义竞争的产物,属于市场经济。”采用这种办法“必然带来资本主义制度特征的难以克服的弊病。”笔者认为,这实际上是把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招标投标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招标投标混为一谈。招标投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