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1篇
综合类   1篇
农业经济   2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农业用地转化为建设用地的内在机制及驱动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研究分析农业用地转化为建设用地的内在机制和驱动力。研究方法:资源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结果:土地利用收益的不同是土地用途转化的最直接驱动因素;新增建设用地仍然是拉动和促进国家及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提出了应用税收等经济手段平衡农业用地与建设用地的措施对策。研究结论:为调控中国农业用地向建设用地转化、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和促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等的政策制定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腹痛的临床分析及护理方法。方法本组60例患儿均为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在我院收治的急性腹痛患儿,对其进行护理。结果经过精心护理,本组患儿全部治愈,生命体征逐渐趋于平稳,未出现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在鉴别患儿是属于低危险性腹痛,还是属于高危险性腹痛时,可以根据其腹痛的周期性、呕吐、夜间腹痛的程度、腹痛时的表情来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3.
土地利用是人类根据其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依据土地的特点与其经济区位而对土地进行利用、开发与改造的社会经济行为,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阶段特性,过去多注重于第一产业内土地利用类型的划分,现在,它难以满足第二、第三产业发展的需要。结合土地利用变化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及特点,以产业结构分类为基础,按土地利用所服务的产业部门,提出了一套新的土地利用分类体系,该分类体系共分为四个层次,其中第一层次有4个类型,分别是第一产业用地、第二产业用地、第三产业用地和后备产业用地;并在这些层次之下进行续分。该分类体系具有层次多、类型全;土地类型编号科学,便于记忆、理解;有效方便地衡量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使用方便,应用面广,易于被国内各个不同部门接受;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巾帼强人     
攸县国税中心征收分局负责全县234家企事业单位和2000多户个体工商户的“两税征管”。1995年9月,刚过而立之年的蔡汶娥走马上任该分局局长。上任近两年来,她身先士卒带好一班人,严格要求管住一班人,激发内力调动一班人,开创了全局工作的新局面。两年中该分局均超额完成了市县分  相似文献   
5.
绿色产业规划与设计过程中产业的选择至关重要。本文提出绿色产业规划与设计过程中产业的选择应遵循如下原则:发展绿色产业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的特色资源;拟发展的绿色产业要有市场前景,符合消费者的承受能力;拟发展的绿色产业应为主干产业并能形成特色优势产业链;拟发展的绿色产业要有明显的价值增殖作用,体现较显著经济效益;拟发展的绿色产业应具有影响面大、辐射力强的特性;拟发展的绿色产业具有建设可行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