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3篇
财政金融   1篇
工业经济   8篇
计划管理   3篇
经济学   5篇
综合类   13篇
贸易经济   2篇
农业经济   5篇
经济概况   3篇
  2024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化背景下的正确选择 在经济的全球化竞争中,员工满意度和团队合作越来越成为提高绩效,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日本、韩国等同中国有着许多共性的国家正是因为团队管理的高效而取得成功,为什么在具有相似的民族文化和个性的中国,团队建设并没有顺理成章地发展起来呢?笔者认为,基于我国现阶段的企业发展现状,开展尊重个体、鼓励竞争的美国式团队建设或许是个正确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城镇“农二代”就业转型评价及实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城镇“农二代”就业转型是“两个一亿”市民化工程的基础保障,也是劳动本位的回归。研究采用AHP方法构建了6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和29个三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3402个问卷调查样本对农二代就业转型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从全国(以东部地区为主)看,农二代就业转型尚处在窗口期,农民工就业质量仍未满足生存基本需求。从东部各地区看,长三角地区等农二代就业转型度较高,已率先步入就业转型期,而京津和珠三角地区就业转型度较低,仍处在就业转型窗口期。研究据此提出了窗口期内重点检查劳动合同签订状况,转型期内注重查处农民工劳动权益侵害问题,并以制度设计解决农民工欠薪顽疾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产品贸易额占外贸进出口总额的比率较低。2009年以来,农产品对外贸易存在持续逆差,制约农产品产加销服融合。低端出口结构制约农业产业链延伸,农产品加工业亟须引进国际标准和先进技术。我国应增加深加工农产品出口,拓展和充分利用绿箱政策空间,大力发展环境友好型的绿色农业。建议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市场和新兴经济体农产品贸易市场;建立一批农业主导的自由贸易区,大力发展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境外电商,搭建农业生产经营者与境外客源直通平台;申请农产品绿色认证,建立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推广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逐步放开农业出口贸易信用保险市场。  相似文献   
4.
<正>规机构融资难使中小企业对民间借贷产生依赖,民间融资高风险性使中小企业陷入困境。研究得出,中小企业正向外部性要求政府履行民间融资监管责任。民间金融市场监管路径是在市场活力与市场风险之间寻找一个契合点,实现自由度与规范度之间的平衡。鉴于地区发展差异,发达地区可建立偏灵活的民间金融市场,落后地区可建立偏正规的民间金融市场。国家应该建立"双轨"利率体系,对非正规金融市场实行有管制的市场化利率。  相似文献   
5.
张强  刘洪银 《城市问题》2011,(10):53-59
以北京市郊区为例,分析了都市郊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进入"转移后"新阶段的特点,提出这一阶段政策的着力点应是推进就业及社会服务方面的城乡一体化,为城乡劳动力提供均等的以住房福利和社会保障为主要内容的公共福利与服务,巩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成果。  相似文献   
6.
粮稳则天下安,中国人任何时候都要端牢自己的饭碗。调查发现,我国食物供给自给率下降,存在生产供给缺口且有持续扩大趋势。种业科技创新是保障国家食物安全的必由之路,但现阶段种业创新存在种质资源保护和鉴定利用不足、科研平台建设滞后、种业企业集中度低、资金和人才严重短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等短板弱项。本文在比较天津奥群牧业联合育种体系、天津德瑞特育种创新模式、长沙百奥云智能育种平台建设创新实践基础上,提出确立生物种业优先发展战略、加强种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生物育种平台建设、创新科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加强种业科技创新的财政和人才支持,以及构建跨区域跨部门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农民工市民化推进城镇化内敛式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求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研究认为,我国城镇化发展中出现“偏城镇化”现象, “十二五”目标达成需要城镇化发展方式从外延式向内敛式城镇化转型.城镇化转型核心是以农民工整体融入城镇公共服务和公共福利体系的市民化.农民工市民化需要发挥动力机制、社会成本分担机制和土地权益分配机制的协同作用,通过战略性顶层设计发展多层次城镇化,实行农村职业义务教育,保障农民工市民权益,实现城镇化内敛式转型.  相似文献   
8.
农地权益实现是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基础.研究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农地权益参差不齐,具有非生产性、非统一性、非公平性特征.基层政府应公平农村土地代际分配,通过确权、登记、颁证和土地物权债权化,保障和实现新生代农民工土地财产权益.输出地和常住地政府应将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纳入公共预算,以就业和住房问题为核心,发展农村“两后生”职业教育,分类分步实施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工程.  相似文献   
9.
通过思辨方法研究表明,人才生产力提高需要发挥市场机制和党政机制的共同作用.市场与政府在人才资源配置中具有明确的职责边界.人才的开发、配置和使用需要在市场机制基础性作用下,发挥党和政府在人才战略规划、发展方向、政策激励、环境建设和法律保障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就业是民生之本.2006年全年城镇需要安排就业总量约2500万人,新增就业岗位约1100万人,劳动力供大于求达到1400万人,比2005年增加100万人.失业问题日趋严峻,在传统就业方式难以吸纳过剩劳动力供给时,灵活就业成为解决失业问题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