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20篇
贸易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分配原则的历史性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配原则是分配领域约束和规范人们分配行为的基本准则,对人们生活的改善、财富的积累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按劳分配是马克思预想的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特别是计划经济时期,一直实行按劳分配原则。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3.
我国社会保障重要地位和作用的历史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已经到了一个关键时期。全国上下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大意义认识之深刻,重视程度之高,投入财力之大,下功夫之狠,可以说是空前的。但是,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却经历了一个认识和实践不断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决定》,提出了加强执政能力的五项任务,其中一项是加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这是我们党第一次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意义十分重大。社会和谐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必要前提和条件。任何一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都是在社会和谐中实现的。人们说的国泰民安、政通人和,都包含着社会和谐的内容。这是被人类社会发展的全部历史所证明了的客观真理。在改革开放的20多年中,我国比较好地保持了社会的和谐,顺利实现了初步小康。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实现全面小康的建设任务,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目标进发。宏伟的奋斗目标赋予我们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5.
坚持以人为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生存和发展为本,是贯穿人类社会发展全过程的指导思想,它在人类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在资产阶级革命初期,启蒙思想家提出了人道主义,用以反对封建专制。后来,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接过人道主义来反对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的统治。在无产阶级革命逐渐高涨的时代,马克思在  相似文献   
6.
7.
本刊从这一期开始,推出一个新栏目——《新中国劳动保障史话》。撰写人刘贯学同志,1964年山东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一直从事劳动人事和社会保障工作,先后任劳动人事部干部局计划录用处处长,国务院军转办副主任,劳动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办公厅主任,中国劳动科学研究院院长,办公厅巡视员。刘贯学同志亲身经历了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参与过不少重要政策措施的决策。《史话》发表不仅使新从事劳动保障工作的同志,而且使曾经从事过劳动保障工作的同志都能从中受益。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生活中,普遍存在一种人才二元制结构,其具体表现是,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农民中的人才只能进入“劳动力市场”,而只有从事脑力劳动的知识分子中的人才才能进入“人才市场”。这种结构,把工人、农民中的人才排除在人才殿堂之外,非常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改变人才二元制结构是劳动人事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人类社会自产生以来,就不断地遇到风险,在与各种风险的挑战中,不断地战胜风险,才取得进步和发展。风险有自然的,有社会的,有政治的,有经济的,人类的伟大就在于能够认识这些风险,采取各种办法战而胜之。在人类发展的历程中,人类总结出数不胜数的战胜风险的经验,有些已形成有效的预防机制,掌握了战胜风险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10.
对劳动者要实行劳动保险制度,是工人阶级及其代表人物一直向往的事情。早年的毛泽东同志在1922年5月1日为纪念国际“五一”劳动节而写的文章中,就呼吁资本家要给劳动者以生存权、劳动权和收获权。他说,劳动者恃以生存和资本家恃以获利的唯一东西就是劳力,聪明的资本家时在世上卖过劳力的劳工,当他们到了60岁劳力卖尽了的时候,依照秋天的草木也可以得点雨露尽其天年的道理,资本家也应该使这些劳工尽其天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