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计划管理   3篇
经济学   1篇
经济概况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长江中游城市群作为新兴城市群,城市间缺乏密切的职能分工协作,城市功能定位不明确,尚未形成完善的功能网络,亟需对其城市职能结构特征展开深入的研究,以促进城市群经济一体化发展,优化城市群空间格局。本研究先分析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基本职能特征,然后用区位商测度结果结合实际情况来对各个城市进行职能定位,最后采用职能分类方法来分析其城市职能体系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职能与全国相比,只有湖北省部分城市存在优势,其中宜昌较为突出;生产性服务业职能在全国处于劣势,只有武汉和长沙超过平均水平;生活性服务业职能在全国层面上优势明显,而中心城市职能有待提升;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城市职能结构可分为五个层级:武汉属于地区综合性巨型城市,长沙和南昌属于地区综合性特大城市,宜昌、襄阳、孝感、衡阳属于综合性或专业化大城市,岳阳、常德、株洲、上饶、九江、黄冈、荆州属于综合性或专业化中等城市,其余14个城市为中小城市。  相似文献   
2.
目前城市体系研究中的城市规模分布问题愈加受到研究者和实践者关注,而准确刻画城市规模分布规律的齐普夫定律也日渐成为区域经济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引发国外学者从各个方面对其进行理论和实证探索。本文基于对齐普夫定律的演化机制(即随机模型、经济理论和综合性解释机制等)和实证检验(即空间格局实证、动态演化实证和影响因素实证)的总结,着重回顾与评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学者研究齐普夫定律的最新进展,以期在把握城市规模分布国外研究理论前沿的同时,为中国未来城市规模分布研究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3.
中国区域经济研究中的经济密度研究框架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长江中游城市群是涵盖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主体形成的特大型城市群,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是长江经济带三大跨区域城市群支撑之一,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在我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研究采用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测算2013年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各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分析各个城市在经济网络中的节点中心性、中心城市影响范围并划分城市群次区域。研究结果表明: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经济联系网络已形成了"武汉—长沙"双中心结构,武汉和长沙的影响腹地范围较广,而南昌的中心城市地位还有待强化;武汉城市圈和环长株潭城市群的城市之间经济联系较为紧密,已形成由中心往外辐射的圈层结构,环鄱阳湖城市群城市之间联系相对较弱;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三个子城市群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不够,三圈融合过程仍需进一步加强。在此基础上,从提升经济联系网络的角度为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协同发展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该文在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基础上,重点讨论了经济密度理论模型、实证研究、动力机制及影响效应等问题,指出未来经济密度研究的探索方向;以经济密度格局与演化这一关键问题作为切入点,寻求建立中国经济密度的分布模型与演化模式,对于经济地理和区域经济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方法与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北京市第一次、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以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5号线、13号线以及八通线为对象,研究不同类型的轨道交通线站对周边一定辐射范围内就业空间结构的影响趋势及程度,分析两个时间截面间的轨道交通线站周边产业集聚变动情况,在此基础上剖析轨道交通线站周边分产业的就业空间结构变动趋势与特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