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3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34篇
综合类   8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12篇
经济概况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政府间税权分配的规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国地方财政收支缺口呈不断扩大之势,基层政府逐步陷入严重的财政困境。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在于构建合理的政府间税权分配制度。根据财政联邦主义理论,政府间税权分配必须遵循“配置效率原则”、“制度效率原则”和“公平原则”。然而,现阶段中国“税收分享”型的政府间税权分配模式既有悖于效率原则,也不符合公平原则,业已不适合我国目前的财政经济实践。把“税收分享”型税权分配模式转换为“税基分享”型税权分配模式,是中国政府间税权分配制度重构的理性思路。具体而言,应从所得税、增值税、消费税、资源税和财产税入手,在中央、省(市)、县三级政府间合理划分税权。  相似文献   
2.
我国省际间财政差异趋势与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1980-2005年间的样本数据,揭示1980年以来我国省际间财政差异的变化趋势,以及这种变化趋势的影响因素.我们的研究表明,在财政收入方面,受地区经济差异加大的影响,1994年以后财政收入差异有扩大态势,而分税制改革有助于缩小省际间财政收入差异.在财政支出方面,1995年以后财政支出差异呈上升趋势,这是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与分税制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前者的作用远远大于后者.因此,缩小省际间财政差异的途径除转移支付外,还应当主要致力于缩小省际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相似文献   
3.
中国财政显著的制度特征是城乡"二元"财政结构制度。其表现形式是城乡公共品供给的"一品两制"制度安排,其实现方式是"一纵两横"非均衡制度安排。"二元"财政结构及"一品两制"下的"一纵两横"非均衡制度安排,导致农村公共品不可持续有效供给、"三农"负担沉重、基层财政不可持续、基层治理软化,并衍生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失调、农村社会不和谐等诸多深层次问题。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必须从统筹城乡"二元"财政结构入手,研究解决"一品两制"及"一纵两横"非均衡财政制度安排问题。  相似文献   
4.
5.
环境质量、健康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Blanchard(1985)世代交叠模型的基础上,考察了环境污染如何通过健康影响到经济增长,认为平衡增长路径中的最优增长率受到环境污染的负向影响,环境因素对长期最优增长的影响可以由污染对预期寿命的影响来解释,教育和医疗卫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环境健康风险.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本文运用1992-2011年我国28个省份的数据,通过面板差分GMM和系统GMM方法在克服内生性影响基础上,考察了环境污染对健康和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污染确实对国民健康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并通过健康影响到经济增长;教育人力资本和医疗卫生服务可以减轻污染健康风险;环境污染的健康损害还会影响到劳动力供给和劳动生产率;联立方程组检验进一步表明了本文结论的稳健性.这表明,通过一定的环境污染代价来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可能并不具有持久性,过度污染会拖累和阻碍经济增长,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代价和健康代价是综合评估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参考标准.对此,应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同时加强环境教育,普及环境健康知识,持续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6.
卢洪友  李凌 《财贸经济》2006,(12):57-60
本文认为,中国农村义务教育落后与财政分权有密切关系.分税制特别是偏离公平目标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使得贫困地区具有极强的压缩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内在动力,这是导致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农村义务教育状况不断恶化的重要原因.缓解中国城乡义务教育发展差距,必须全面改革分税制,特别是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相似文献   
7.
论财政分权与分级财政制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仅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的横向配置结构即公共部门吸收经济资源的水平以及配置、使用这些资源的方式,会直接影响着资源配置效率和宏观经济运行,而且,不同级次的政府间对公共资源的纵向配置结构也会影响资源配置效率和经济稳定。本文在阐述财政分权的一般原理的基础上,就建立中国规范的分级财政制度的基本框架问题作些分析。  相似文献   
8.
9.
在当今世界范围内,不论是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其政府都普遍重视利用财政手段调控宏观经济,并十分重视妥善处理中央与地方的责权关系和财政关系。他们的经验可供我们研究和借鉴。 (一)西方市场经济国家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主要模式  相似文献   
10.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财政转移支付应有效保障贫困地区提供大致均等化公共服务的财政能力。本文运用边际受益归宿分析技术,实证评估了2003—2007年中国县(市)一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边际受益分配状况。研究结果显示:贫困县(市)从增加的一般转移支付补助中受益更高;对于调整工资补助和农村税费改革补助,富裕县(市)是新增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最大受益者;专项转移支付增量资金的受益分配也存在配置失效问题。基于实证分析结论,我们的政策建议是:提升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在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中的占比;制定更加"亲穷"的一般性财力转移支付制度,增强其均等化功能;规范专项转移支付分配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