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2篇
农业经济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本文着重检验了我国区域经济中的基于产出缺口的地区短期总供给曲线的存在性,进而分析地区短期总供给曲线对货币政策地区效应的影响。文章首先对地区短期总供给曲线存在的可能性进行了理论解释,应用卡尔曼滤波方法估算了我国各地区的产出缺口,然后运用ARMA模型说明预期通货膨胀率形成机制,最后以通货膨胀率与其预期之差、外部需求冲击等作为解释变量对产出缺口进行回归,结果发现,我国东部地区的短期总供给曲线较中西部地区的短期总供给曲线更平坦,因而东部地区货币政策效应要强于中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2.
中国地区间货币政策效应双重非对称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使用二步OLS法及Markov-Switching model对货币政策效应可能存在的双重非对称性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货币政策不仅存在方向上的效应非对称性,而且存在区域间的效应非对称性.在中国,中西部地区对扩张政策反应弹性小于紧缩政策反应弹性,东部地区对紧缩政策的反应弹性小于扩张性政策的反应弹性,即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对于同一货币政策的反应弹性不同.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使用面板数据对影响货币政策地区效应的微观基础-我国省际居民的消费储蓄行为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时间贴现因子、风险厌恶系数、跨期替代弹性、综合效应因子等影响居民消费储蓄行为的参数在我国地区间存在较大差异,导致我国省际居民消费储蓄对利率的敏感性各不相同,进而使货币政策效应存在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4.
以往的货币政策效应研究都是建立在假设各地区同质的基础上,着重从宏观总量角度,使用VAR模型分析货币政策的冲击。这种研究有利于突出重点,简化分析。但实际上,各地区的异质性以及VAR模型的内在局限性,可能导致结论不稳健。为克服这些不足,本文尝试从货币政策地区效应的微观基础进行研究,提出衡量货币政策地区效应的相关指标,进而建立测度货币政策地区效应的相对指数,并应用于1998~1999年省际货币政策效应的分析,结果发现,货币政策在通货紧缩的1998~1999年仍然有效,而且货币政策效应从大到小依次为东部、中部、西部。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探讨中国房地产业发展中三类驱动因素的作用.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需求是拉动中国房地产业高速增长的重要因素,需求主要受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影响,但房地产中有相当一部分虚假需求;成本因素是影响房地产供给的重要原因,在成本因素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建材成本和资金成本;房地产投资对外部冲击具有显著的正向响应.研究结论:房地产宏观调控应立足于压缩住房的投资性需求和非理性需求,降低房地产开发商的运营成本以扩大供给,选择谨慎和恰当的干预以提高干预绩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